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特定序列的长牡蛎视黄酸反应元件预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言柯 1 ; 徐晓莹 2 ; 魏磊 1 ; 黄宝玉 1 ; 张美溦 1 ; 韩怡静 1 ; 刘雅琼 1 ; 王晓梅 3 ; 王晓通 1 ;

作者机构: 1.鲁东大学农学院

2.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岛增殖实验站

关键词: 长牡蛎;视黄酸受体;视黄酸反应元件;基因组;Perl

期刊名称: 海洋通报

ISSN: 1001-6392

年卷期: 2023 年 42 卷 004 期

页码: 398-4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视黄酸受体和核受体超家族中的大部分成员对细胞整个分化、增殖过程都具有调控功能.视黄酸受体结合配体后激活,通过结合靶基因启动子区特定的核苷酸序列调控靶基因表达.视黄酸受体结合序列是由核心序列[A/G]G[T/G]TCA间隔不同碱基构成的重复序列,称为视黄酸反应元件.为了实现对长牡蛎基因组中含有的视黄酸反应元件的快速筛选预测,本研究利用Perl工具编写了一个可以批量筛选视黄酸反应元件的脚本,并对长牡蛎基因组中启动子区域序列进行筛选预测,共筛选到412个启动子区含有视黄酸反应元件的基因.随后,将这些基因在各种数据库中比对分析,预测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可能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大部分基因与蛋白质结合、核苷酸结合、水解酶活性、蛋白激酶活性等功能有关.

  • 相关文献

[1]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2种视黄酸受体RARα和RARγ克隆及组织表达特性. 宋雪松,徐永江,柳学周,史宝,王滨,刘永山,张雅星. 2018

[2]长牡蛎夏季死亡与养殖环境及自身体质关系的初步研究. 廉伟,温海深,毛玉泽,方建光. 2010

[3]长牡蛎呼吸、排泄及钙化的日节律研究. 任黎华,张继红,方建光,唐启升,刘毅,杜美荣. 2013

[4]栉孔扇贝♀和长牡蛎♂杂交受精及早期胚胎的细胞学研究. 王卫军,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张立敬. 2008

[5]长牡蛎精子超低温冷冻后超微结构损伤研究. 韩龙江,刘清华,许飞,温海深,李军. 2017

[6]长牡蛎酪氨酸酶基因(CgTyr1)SNP多态性与壳色性状的关联. 赵博文,李琪,王九龙,于红. 2020

[7]壳白长牡蛎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效应分析. 邢德,李琪,张景晓. 2019

[8]壳白长牡蛎家系幼体生长存活比较及生长性状遗传参数评估. 赵宗武,李琪,张景晓,徐成勋. 2019

[9]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和野生群体在摄食和代谢方面的比较. 种金豆,李琪,王涛. 2019

[10]培育密度和投饵量对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幼虫生长存活及附着变态的影响. 种金豆,李琪,王涛. 2019

[11]长牡蛎和紫贻贝对浒苔微观繁殖体生物控制的可行性研究. 高亚平,方建光,房景辉,赵永超,吉红九,李文豪,王晓芹,李凤雪,蒋增杰. 2018

[12]酸碱粗提配合超声破碎法制取可溶性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黑色素的研究. 何成,于文超,蔡忠强,魏磊,陈军,李佳荣,盖超伟,李壮,张子豪,郭文,王晓通. 2017

[13]夏季高温期三倍体和二倍体长牡蛎生理能量学及碳收支的比较研究. 李伟伟,姜娓娓,蒋增杰,张凯,万东杰,石亚洲,王玮欣,张义涛. 2024

[14]栉孔扇贝(♀)×长牡蛎(♂)受精过程的荧光显微观察. 任建峰,杨爱国,董迎辉,刘志鸿,周丽青. 2005

[15]长牡蛎养殖技术及常见问题. 廉伟,毛玉泽. 2010

[16]长牡蛎贝壳损伤后的再固着能力初探. 胡乐彬,范妮妮,蔡帅,王晓梅,郑言鑫,魏磊,黄宝玉,刘雅琼,韩怡静,王晓娜,孙宗哲,张美溦,王晓通. 2023

[17]长牡蛎精子膜蛋白的提取及其部分生化性质的研究. 刘丽燕,杨爱国,王清印,周丽青,刘志鸿. 2007

[18]GI.5和GII.4诺如病毒P蛋白的克隆表达及与长牡蛎类HBGAs的结合特性. 佟利惠,杨敏,王珊珊,王大军,王明丽,周德庆. 2024

[19]长牡蛎和福建牡蛎个体生长模型的构建及比较. 姜娓娓,蔺凡,曾志南,宁岳,杜美荣,房景辉,高亚平,方建光,蒋增杰. 2022

[20]长牡蛎Wnt5b基因的鉴定及在黑色素生成中的作用. 霍春草,杨文豪,蔡帅,于涛,刘晨,张海坤,韩怡静,张国光,刘雅琼,王晓通.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