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彭杰 1 ; 吴晓鹏 1 ; 张开山 1 ; 黄惠琴 1 ; 孙前光 1 ; 鲍时翔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海绵共附生放线菌;活性物质;稻瘟病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9 年 25 卷 09 期
页码: 51-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对海绵共附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sp.A01059的发酵液进行研究,以获得有抗稻瘟病活性的化合物;用乙酸乙酯对发酵液进行萃取,然后用活性追踪的方法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析,最后使用制备液相获得相应的活性部位;结果获得分子量为508和522的两个活性化合物;实验首次对放线菌Streptomyces sp.A01059的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研究,为稻瘟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 相关文献
[1]海洋微生物抗真菌活性物质研究. ^A肖春^B1%^A洪葵^B2. 2004
[2]宏基因组克隆——微生物活性物质筛选的新途径. ^A阎冰^B1^D1%^A许云^B2^D2%^A马超^B3^D2%^A洪葵^B4^D2. 2004
[3]海洋小单孢菌AM105液体发酵生产抗生素的研究. ^A黄惠琴^B1%^A吕家森^B2%^A欧阳范献^B3%^A鲍时翔^B4. 2004
[4]热泵干燥对生咖啡豆活性物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董文江,杨静园,陆敏泉,胡荣锁. 2015
[5]均匀设计超声循环提取印楝活性物质的研究. 蔡春茂,韩丙军,姜欣,周楷博,彭黎旭. 2009
[6]橡胶树枯草芽孢杆菌Czk1抑菌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 樊兰艳,贺春萍,梁艳琼,郑肖兰,吴伟怀,李锐,郑服丛. 2013
[7]红树林细胞毒活性放线菌的筛选及其所产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朱九滨,洪葵,庄令,张鹏. 2005
[8]印楝活性物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 彭黎旭,韩丙军,韩汉鹏,殷宁. 2007
[9]黄皮不同部位生理活性物质的提取与抗菌作用. 徐绍成,周汉林,廖艳云,杨瑞,杨劲松. 2010
[10]一株海洋细菌的鉴定及其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吕家森,黄惠琴,丛明,鲍时翔. 2006
[11]红树内生细菌AmS2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欧雄常,柳凤,何红,昝丽梅. 2013
[12]微波真空干燥对咖啡豆风味成分的影响研究. 程可,董文江,胡荣锁,初众,宗迎,赵建平. 2018
[13]生长期西藏荨麻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动态变化. 刘思齐,张晓庆,赵金梅,塔娜,金艳梅,卢芙萍. 2023
[14]蒸汽爆破预处理对油茶籽水代法提油品质的影响. 张善英,郑丽丽,艾斌凌,郑晓燕,杨旸,潘永贵,盛占武. 2019
[15]热泵干燥对生咖啡豆活性物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董文江,杨静园,陆敏泉,胡荣锁. 2016
[16]云南省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差异与遗传多样性相关研究. 涂敏,王云月,卢宝荣,杨学辉. 2011
[17]日本防治稻瘟病的航空植保登记药剂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王冰洁,潘波,姜蕾,林勇. 2023
[18]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及育种应用研究进展. 何秀英,王玲,吴伟怀,陈钊明,林菲,程永盛,刘维,陈粤汉,廖耀平.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匍枝马尾藻中砷的脱除工艺研究
作者:高秀菊;朱军;黄惠琴;李德卿;邹潇潇;顾志峰;吴晓鹏;鲍时翔
关键词:匍枝马尾藻;总砷;正交试验;最佳工艺;脱除率
-
莫氏马尾藻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作者:李德卿;朱军;邹潇潇;吴晓鹏;申铉日;鲍时翔
关键词:莫氏马尾藻;多酚;乙醇提取;抗氧化活性
-
山乌桕质量标准及急性毒性研究
作者:吕芳;许啸;吴晓鹏;游燕;单东杰;任雪阳;李仙仙;邓清月;和映玉;折改梅
关键词:山乌桕;质量标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重金属;急性毒性
-
我国西沙群岛仙掌藻属Halimeda(绿藻门钙扇藻科)的分类学研究
作者:丁兰平;王雨昕;刘金梅;鲍时翔;黄冰心
关键词:仙掌藻属;Halimeda monile;rbcL;分类学;形态;西沙群岛
-
杀鱼爱德华氏菌质膜蛋白酶HtpX致病作用与受调控研究
作者:吴清娟;许嘉芮;方清建;黄惠琴;胡永华
关键词:杀鱼爱德华氏菌;质膜蛋白酶HtpX;致病性;调控机制;CpxR
-
改进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4种热带水果中的1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
作者:吴晓鹏;许啸;翁良娜;杨亚芳;徐志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QuEChERS;植物生长调节剂;热带水果
-
永乐环礁表层海水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功能预测
作者:舒艾梅;宫春光;黄惠琴;胡永华;莫坤联
关键词:永乐环礁;细菌多样性;环境因子;功能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