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防治甘草萤叶甲生物源农药筛选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治科 1 ; 南宁丽 1 ; 张蓉 1 ; 钱锋利 2 ; 杨彩霞 1 ; 孙明舒 3 ;

作者机构: 1.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宁夏大学农学院

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甘草萤叶甲;生物源农药;毒力测定;田间防效;生物多样性

期刊名称: 昆虫知识

ISSN: 0452-8255

年卷期: 2010 年 47 卷 01 期

页码: 112-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筛选出防治甘草萤叶甲Diorhbda tarsalis Weise的生物药剂,采用多种生物源药剂,通过室内、田间试验,进行综合分析。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甘草萤叶甲对0.5%黎芦碱SL的敏感性最高,LD50为0.139mg/L,0.3%印楝素EC、L2、1%苦参碱SL、L1依次递减,LD50分别为0.457,1.352,2.014和2.251mg/L,均高于其他药剂。田间防效结果表明,黎芦碱药后21d对甘草萤叶甲的防效最高,为100%,苦参碱、印楝素次之,均为86.67%,L2、L1的分别为66.67%和40%;对非靶标害虫小绿叶蝉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药后21d防效L1较低,为56.67%,其他防效均高于68.89%;对田间天敌多异瓢虫和中华草蛉的安全性,除黎芦碱外,印楝素、苦参碱、L2、L1均较好,药后21d校正虫口减退率最高为57.14%;另外,苦参碱药后各期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最高,为2.93,印楝素次之,为2.88,藜芦碱、L1、L2依次递减,分别为2.45,2.43和2.07。因此,印楝素、苦参碱是防治甘草萤叶甲的理想药剂。

  • 相关文献

[1]番茄潜叶蛾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敏感性. 张治科,李媛,张宁. 2024

[2]不同温度下甘草萤叶甲实验种群生命表. 张治科,杨彩霞,高立原,李月华. 2007

[3]药剂与生物防治协调控制甘草萤叶甲和甘草蚜虫. 张治科,钱锋利,张蓉,南宁丽,杨彩霞. 2009

[4]甘草萤叶甲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研究. 张治科,杨彩霞,高立原. 2004

[5]甘草萤叶甲空间分布型初步研究. 张治科,杨彩霞,高立原. 2005

[6]5种杀虫剂对甘草萤叶甲成虫的敏感性测定. 张治科,杨彩霞,高立原. 2004

[7]6种非化学农药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效比较. 宋双,姜彩鸽,张华普,张怡. 2024

[8]防治稻瘟病芽胞杆菌的筛选及效果评价. 沙月霞,曾庆超,王昕,沈瑞清,刘浩,王喜刚. 2018

[9]溴氰虫酰胺对枸杞蚜虫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王芳,杨旭东,陈佳斌,赵凤苹,刘畅,何嘉,张蓉. 2019

[10]不同化学杀菌剂与多抗霉素混配对压砂西瓜炭疽病的联合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效. 康萍芝,杜玉宁,白小军,邢敏,张治科. 2021

[11]5种杀菌剂对稻瘟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王喜刚,郭成瑾,曹淑娟,黄玉峰,张丽荣,沈瑞清. 2021

[12]棉隆土壤熏蒸对设施黄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康萍芝,田生虎,吴晓燕,白小军,杜玉宁,张治科. 2020

[13]华北米蒿挥发油杀虫活性评价. 刘畅,张蓉,王芳,杨墨,李佳欣. 2022

[14]氟啶虫胺腈对枸杞棉蚜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研究. 陈佳斌,刘秉阳,张丽萍,杨玲,王芳. 2023

[15]防治金银花白粉病与褐斑病的药剂筛选. 陈佳斌,刘秉阳,李元,张丽萍,杨玲,王芳. 2022

[16]蜡蚧轮枝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枸杞棉蚜的防效及温湿度对药效的影响. 郭佳茹,洪波,柴军发,王小龙,蒲占悦,王芳,贾彦霞. 2023

[17]喷雾助剂对不同剂型吡虫啉药液理化性能与沉积的影响. 张红艳,洪波,李凯,张暄翊,毕建宇,王芳,贾彦霞. 2023

[18]3种药剂对葡萄霜霉病防控剂量研究. 姜彩鸽,宋双,李茜,李颖菊,张怡. 2021

[19]8种药剂对甘草胭脂蚧的田间防效评价. 南宁丽,张治科,杨彩霞,张蓉. 2008

[20]烯啶虫胺对枸杞蚜虫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王芳,杨旭东,赵凤苹,陈佳斌,刘畅,何嘉,张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