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包崇来 1 ; 毛伟海 1 ; 孙丽霞 1 ; 龚亚明 1 ; 胡天华 1 ; 胡齐赞 1 ; 李必元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长茄;制种;栽培模式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04 年 16 卷 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探讨了不同栽培模式,雌、雄花龄授粉期对南方长茄杂交制种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栽培模式为单只标准大棚种5畦,单行种植,株距45cm,三杆整枝,单株留果10个;花期授粉单果结籽数和种子重高于蕾期授粉,千粒重低于蕾期授粉,单果结籽数、单果种子重及千粒重均以开花当天的父本花粉授粉最高。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系ZH1A制种技术初步研究. 余华胜,张冬青,张尧锋,朱国富,苏强,林宝刚,丁厚栋. 2010
[2]杂交稻钱优1号早夏高产制种技术. 黄益峰,陈合云,阮关海,李春寿,范天云,马德高,杜龙岗. 2009
[3]甜玉米单交种制种技术初探. 郭章贤,卢华兵,郭国锦. 2006
[4]杂交稻钱优100在重庆丘陵山区制种技术. 范天云,黄益峰,马德高,杜龙岗,余守武,阮关海,李春寿. 2011
[5]协优9516亲本的生育特性初步观察. 董文其,章志兴,石守鋆,徐骥冀,王建军,董彦君. 2000
[6]父母本行比对晚稻甬优9号制种产量的影响. 张耿苗,周明玉,黄德忠,俞法明. 2011
[7]不同双亲播期、种植密度、坐果节位对浙蒲6号、浙蒲9号瓠瓜制种产量的影响. 黎坤瑜,王尖,汪颖,鲁忠富,吴新义,汪宝根,李国景,吴晓花. 2024
[8]西兰花浙青80的高效制种与纯度鉴定技术. 王建升,沈钰森,虞慧芳,盛小光,赵辉,黄志勇,马存发,武婷,顾宏辉. 2023
[9]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浙优77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沈建勋,祁永斌,王林友,陈明祥,吕向朝,张浩迪,黄惠芳. 2025
[10]栽培模式对大棚金线莲生长的影响. 陈常理,骆霞虹,程舟,潘晓韵,朱关林,李珊,朱云国,唐楠楠,金关荣. 2016
[11]葡萄种植架式及其应用. 郑婷,吴江,刘凡启,许瀛之,李生保,房经贵. 2021
[12]山地茄子嫁接砧木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模式. 周仙清,包崇来. 2020
[13]大棚樱桃番茄-甜瓜轮作栽培模式. 翁剑君,寿伟松. 2020
[14]浙薯956在金华地区种植表现及高效栽培模式. 蒋梅巧,张良,吴列洪,钟子毓,程林润. 2022
[15]山地杨梅不同网室避雨栽培模式效果比较研究. 邹秀琴,汤婧,吴越,戚行江,孙钧,梁森苗. 2021
[16]浙江省杨梅设施栽培主要模式及效益分析. 江云珠,姚佳蓉,姜遥,李真,朱作艺,戴芬. 2022
[17]不同栽培模式下叶面喷施丽维红对红美人品质的影响. 胡丽鹏,曹明奡,李清良,赵战马,张顺昌,徐继根,王鹏. 2023
[18]香菇栽培技术迭代升级及工厂化与农法栽培模式的比较. 夏熠瑾,施礼,汤志飞,周海涌,蔡为明. 2022
[19]青梅园套种茶叶栽培技术. 沈林章,吴江. 2003
[20]不同栽培方式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董文其,胡齐赞,王宣怀,孙玉燕,何圣米.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利用核心SNP标记构建豆类蔬菜品种指纹图谱
作者:吴新义;刘娜;汪宝根;龚亚明;李国景
关键词:豆类蔬菜;SNP标记;KASP;品种保护;种子纯度
-
茄腐镰孢菌分泌蛋白与效应子的预测分析
作者:吴佳椰露;傅艺炜;包崇来;严亚琴
关键词:茄腐镰孢菌;生物信息学;分泌蛋白;效应蛋白;碳水化合物酶类
-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农秋丰4号在龙游的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作者:张志红;张古文;李正泉;刘娜;冯志娟;卜远鹏;王斌;龚亚明
关键词:菜用大豆;浙农秋丰4号;农艺性状;栽培技术
-
浙江省地方芥菜种质资源苦味评价与优异种质筛选
作者:刘文琦;赵彦婷;祝玮;陈小央;李燕;岳智臣;陶鹏;雷娟利;王华森;李必元;胡齐赞
关键词:鲜食芥菜;感官评价;苦味;硫代葡萄糖苷
-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农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沈立;龚亚明;刘娜;冯志娟;卜远鹏;王斌;张古文
关键词:菜用大豆;浙农20号;特征特性;农艺性状;栽培技术
-
南瓜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作者:雷娟利;岳智臣;陈小央;李燕;陶鹏;赵彦婷;胡齐赞;李必元
关键词:南瓜;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鉴定;评价
-
大白菜CHS基因鉴定及其在高氮水平下转录表达分析
作者:雷娟利;赵彦婷;岳智臣;陶鹏;胡齐赞;李必元
关键词:大白菜;叶柄黑点症;查尔酮合酶;高氮;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