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南方长茄杂交制种关键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包崇来 1 ; 毛伟海 1 ; 孙丽霞 1 ; 龚亚明 1 ; 胡天华 1 ; 胡齐赞 1 ; 李必元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长茄;制种;栽培模式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04 年 16 卷 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探讨了不同栽培模式,雌、雄花龄授粉期对南方长茄杂交制种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栽培模式为单只标准大棚种5畦,单行种植,株距45cm,三杆整枝,单株留果10个;花期授粉单果结籽数和种子重高于蕾期授粉,千粒重低于蕾期授粉,单果结籽数、单果种子重及千粒重均以开花当天的父本花粉授粉最高。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系ZH1A制种技术初步研究. 余华胜,张冬青,张尧锋,朱国富,苏强,林宝刚,丁厚栋. 2010

[2]杂交稻钱优1号早夏高产制种技术. 黄益峰,陈合云,阮关海,李春寿,范天云,马德高,杜龙岗. 2009

[3]甜玉米单交种制种技术初探. 郭章贤,卢华兵,郭国锦. 2006

[4]杂交稻钱优100在重庆丘陵山区制种技术. 范天云,黄益峰,马德高,杜龙岗,余守武,阮关海,李春寿. 2011

[5]协优9516亲本的生育特性初步观察. 董文其,章志兴,石守鋆,徐骥冀,王建军,董彦君. 2000

[6]父母本行比对晚稻甬优9号制种产量的影响. 张耿苗,周明玉,黄德忠,俞法明. 2011

[7]不同双亲播期、种植密度、坐果节位对浙蒲6号、浙蒲9号瓠瓜制种产量的影响. 黎坤瑜,王尖,汪颖,鲁忠富,吴新义,汪宝根,李国景,吴晓花. 2024

[8]西兰花浙青80的高效制种与纯度鉴定技术. 王建升,沈钰森,虞慧芳,盛小光,赵辉,黄志勇,马存发,武婷,顾宏辉. 2023

[9]栽培模式对大棚金线莲生长的影响. 陈常理,骆霞虹,程舟,潘晓韵,朱关林,李珊,朱云国,唐楠楠,金关荣. 2016

[10]葡萄种植架式及其应用. 郑婷,吴江,刘凡启,许瀛之,李生保,房经贵. 2021

[11]山地茄子嫁接砧木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模式. 周仙清,包崇来. 2020

[12]大棚樱桃番茄-甜瓜轮作栽培模式. 翁剑君,寿伟松. 2020

[13]浙薯956在金华地区种植表现及高效栽培模式. 蒋梅巧,张良,吴列洪,钟子毓,程林润. 2022

[14]山地杨梅不同网室避雨栽培模式效果比较研究. 邹秀琴,汤婧,吴越,戚行江,孙钧,梁森苗. 2021

[15]浙江省杨梅设施栽培主要模式及效益分析. 江云珠,姚佳蓉,姜遥,李真,朱作艺,戴芬. 2022

[16]不同栽培模式下叶面喷施丽维红对红美人品质的影响. 胡丽鹏,曹明奡,李清良,赵战马,张顺昌,徐继根,王鹏. 2023

[17]香菇栽培技术迭代升级及工厂化与农法栽培模式的比较. 夏熠瑾,施礼,汤志飞,周海涌,蔡为明. 2022

[18]青梅园套种茶叶栽培技术. 沈林章,吴江. 2003

[19]不同栽培方式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董文其,胡齐赞,王宣怀,孙玉燕,何圣米. 2022

[20]绿竹新品种-花绿竹出笋、高生长规律研究. 李效文,王月英,夏海涛,陈盈.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