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成都平原主养草鱼·搭配鲫鱼池塘底泥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凌 1 ; 邝声耀 1 ; 刘兴国 2 ; 张纯 1 ; 张锦秀 1 ;

作者机构: 1.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关键词: 草鱼、鲫鱼;池塘底泥;16S rRNA;细菌多样性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4 年 17 期

页码: 143-1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分析成都平原主养草鱼、搭配鲫鱼池塘底泥中的细菌群落结构。[方法]通过构建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对阳性克隆子进行多样性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依据97%序列相似性划分OUT,所构建的文库共获得171个克隆子,并划分为14个OTUs(操作分类单元),其多样性指数Shannon(H)和优势度指数Simpson(D)分别为2.12和7.15,丰富度指数SChao1和SACE均为16。池塘底泥中主要的细菌类群为:梭杆菌门(24%)、变形菌门(55%)、浮霉菌门(10.5%)、绿弯菌门(5.9%)、拟杆菌门(2.3%)、放线菌门(1.8%)和厚壁菌门(0.6%)。[结论]Cetobacterium、Prolixibacter、Rhodocyclus、Candidate、Planctomycetacia、Thiocapsa、Desulfomicrobium和Sterolibacterium等属菌在脱氮除磷、降低硫化物、降解有机质等发挥重要作用。池塘底泥既是水生态系统修复功能菌的资源库,但也存在着Xanthomonas等致病性和功能未知的细菌库。

  • 相关文献

[1]不同养殖年份鱼塘底泥细菌群落多样性及演替分析. 唐凌,邝声耀,刘兴国,张纯,张锦秀. 2014

[2]解磷菌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 胡晓娟,许云娜,胡百文,徐煜,杨铿,文国樑,李卓佳,曹煜成. 2018

[3]池塘底泥营养盐释放的室内模拟研究. 杜旭彤,谢骏,王广军,余德光,赵旭斌. 2009

[4]背角无齿蚌对养殖池塘底泥释放重金属的净化效果. 陈修报,刘洪波,戈贤平,杨健. 2020

[5]解磷菌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 胡晓娟,许云娜,胡百文,徐煜,杨铿,文国樑,李卓佳,曹煜成. 2018

[6]褐煤的碳缓释特征及其对池塘底泥脱氮作用的影响. 曹娟,刘兴国,高美云,朱浩,曾宪磊,刘雪. 2019

[7]杂色鲍幼体附着基藻际细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 赵旺,姜敬哲,王江勇,陈韬,刘广锋,王瑞旋,杨蕊. 2013

[8]军曹鱼肠道及水体异养菌和弧菌的周年变化. 王瑞旋,王江勇,徐力文,杨鸿志,冯娟. 2008

[9]复合人工湿地-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细菌多样性研究. 姚延丹,李谷,陶玲,李晓莉,张世羊,赵巧玲,林玉良. 2011

[10]传统鱼露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演替及对其挥发性风味形成的影响分析. 李春生,王悦齐,李来好,陈胜军,吴燕燕,胡晓,荣辉. 2018

[11]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干条斑紫菜及海苔的细菌多样性与优势菌. 江姗,李娜,戴卫平,郭莹莹,黄宇川,姚琳,朱文嘉,曲梦,江艳华,王联珠. 2024

[12]精养团头鲂池塘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组成多样性分析. 李晓,李冰,董玉峰,朱健. 2014

[13]南海近岸硬骨鱼鳃组织的细菌群落及多样性分析. 郭迎香,杨李玲,许友伟,方艺菲,王萌,姜敬哲. 2022

[14]我国东南沿海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4个群体线粒体16S rRNA序列及遗传结构分析. 叶莹莹,徐梅英,郭宝英,吴常文. 2012

[15]舌鳎亚科鱼类单系起源和同种异名的线粒体DNA证据. 柳淑芳,刘进贤,庄志猛,高天翔,韩志强,陈大刚. 2010

[16]虹鳟肠炎红嘴病病原菌的确定及其生长特性研究. 连浩淼,卢彤岩,刘红柏,尹家胜,张辉,李绍戊. 2015

[17]基于454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比较分析. 王勋功,李迎,甄毓,米铁柱,贺惠,张玉. 2018

[18]云斑尖塘鳢烂身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麦耀宝,陈智光,陈灼均,李本旺,林强. 2018

[19]中国近海11种鳀科鱼类分子系统发育的初步研究. 马春艳,沈盎绿,马凌波,倪勇,张永. 2010

[20]瓶鼻海豚、中华白海豚和糙齿海豚线粒体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 李莉好,郭奕惠,黄桂菊,江世贵,贾晓平,喻达辉.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