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二氟沙星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俊平 1 ; 段亚飞 2 ; 李健 1 ; 常志强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

2.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

关键词: 二氟沙星;大菱鲆;药代动力学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03 期

页码: 131-1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给大菱鲆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对二氟沙星在健康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水温为14–17℃条件下,以20 mg/kg体重剂量静脉注射和口服二氟沙星,分别于给药后的15、30 min和1、2、4、6、8、12、16、24、36、48、72、96 h采血及各组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各组织和血浆中的二氟沙星含量,采用DAS 2.0自动药动学软件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静注给药后,血浆中二氟沙星的药-时曲线符合零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消除半衰期(t1/2β)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30.02 h和440.37 h·μg/ml;口服给药后,血浆中二氟沙星的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4 h时血药浓度达到最大值(Cmax)6.32μg/ml,t1/2β和AUC0-t分别为94.72 h和246.66 h·μg/ml,生物利用度(F)为56.01%,肾脏和肌肉内的药物浓度较高,而肝脏内相对较低。拟合的最佳口服给药方案为:按鱼体重每次给药11.94 mg/kg,每日1次。

  • 相关文献

[1]达氟沙星在健康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梁俊平,李健,常志强,韩现芹,赵法箴. 2011

[2]不同温度下氟苯尼考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陈钊,罗强,常志强. 2018

[3]氟甲喹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梁俊平,段亚飞,葛倩倩,李健,聂国兴,孔祥会,常志强. 2015

[4]环丙沙星和磺胺二甲嘧啶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孙爱荣,李健,常志强,刘德月. 2012

[5]噁喹酸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孙爱荣,李健,常志强,梁俊平. 2012

[6]诺氟沙星在大菱鲆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 曲晓荣,王印庚,李胜忠,李兆新,张正,陈霞. 2007

[7]肌注和口服恩诺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梁俊平,李健,张喆,王群,刘德月,王吉桥. 2010

[8]达氟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梁俊平,常志强,李健. 2010

[9]恩诺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梁俊平,常志强,李健. 2010

[10]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联用测定鱼血浆中喹烯酮的残留. Yin Yi,尹怡,李帆,Li Fan,Liu Shu-gui. 2012

[11]不同水温下氟甲砜霉素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刘永涛,艾晓辉,杨红. 2009

[12]单次投喂乳酸诺氟沙星在鳜鱼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 高蕾,罗理,姜兰,邓玉婷,张瑞泉,谭爱萍. 2017

[13]丁香酚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孙宇航,王绿洲,李锋刚. 2018

[14]硫酸新霉素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休药期. 宋洁,王贤玉,王伟利,姜兰,罗理. 2010

[15]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康铜,程波,王群,宋怿. 2015

[16]丁香酚在罗非鱼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研究. 韩典峰,邹荣婕,宋怿,罗晶晶,黄会,孙玉增,刘慧慧. 2019

[17]肌注和药饵给药下诺氟沙星在南美白对虾血淋巴中药代动力学. 房文红,郑国兴. 2006

[18]甲基睾丸酮在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洪二利,郑光明,孟娣,吴仕辉,戴晓欣,马兵,马丽莎,宋怿. 2011

[19]恩诺沙星在杂交鲟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郭娇娇,潘红艳,杨虎,廖鑫,宫智勇,李谷. 2011

[20]强力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的体内外释药特性. 沈丹怡,艾晓辉,刘永涛,丁运敏,余少梅,索纹纹.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