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E两优186的选育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夏明元 1 ; 李进波 1 ; 万丙良 1 ; 孙卫华 1 ; 史勇敢 1 ; 陈遵东 1 ; 查中萍 1 ; 杜雪树 1 ; 殷得所 1 ; 戚华雄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E两优186;选育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20-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E两优186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联合用E农1S与R186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E农1S和R186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分别育成的抗稻瘟病籼型两系不育系和恢复系,E农1S聚合了稻瘟病抗性基因Pi1、Pi2,R186则含抗褐飞虱基因Bph14、Bph15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该组合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表现出产量高、米质较优、综合抗性较好、熟期适宜等特点,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76061。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 相关文献

[1]高产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1528. 邱东峰,杨金松,田志宏,刘章勇,张再君. 2009

[2]高产广适两系杂交中籼新品种E两优121的选育与应用. 夏明元,董华林,吴波,徐得泽,李进波,万丙良,钟余平,周长春,魏武,廖传新,金卫兵. 2019

[3]高产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两优0328. 邱东峰,张再君,杨金松. 2015

[4]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广两优476的选育与应用. 夏明元,万丙良,李进波,查中萍,杜雪树,戚华雄. 2010

[5]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两优932. 杨国才,费震江,牟同敏,李春海,马霓,万丙良,卢兴桂. 2002

[6]两系杂交稻培两优1826高产栽培试验示范初报. 林宗义,卢映泉,郑楚明,陈文才,黄喜文,陈少强,牟同敏,费震江. 2001

[7]两系杂交水稻组合Y58S/9311亲本的生育特性观察. 罗文杰,袁潜华,张加,宋忠华,周玉. 2012

[8]两系杂交稻亲本SSR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在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李进波,方宣钧,杨国才,费震江,戚华雄. 2005

[9]两系中籼杂两优培九高产制种技术. 刘凯,樊勇,胡刚,熊传刚,任德泉. 2001

[10]两优932高产制种技术. 苏中想,游艾青,杨运林,杨国才,费震江,徐宏书. 2004

[11]机械插秧密度和氮肥运筹对两优1528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张再君,赵锋,汪光友,杨如辉,李家普,王启均. 2011

[12]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E两优2300. 王红波,殷得所,薛莲,金卫兵,胡鹏,董华林,吴波,段洪波,郑兴飞,胡建林,罗肖陨,刘丹,徐得泽. 2025

[13]桑树人工四倍体鄂桑2号选育研究. 邓文,叶伟彬,徐有海,廖友新,叶楚华. (Mis

[14]蛋用鹌鹑黄羽系产蛋性能选育初报. 杜金平,申杰,皮劲松,文金明,潘爱銮,梁振华,蒲跃进. 2007

[15]桑树多倍体品种鄂桑1号的选育. 叶楚华,胡兴明,邓文,郝瑜,叶伟彬. (Mis

[16]桑树人工四倍体鄂桑2号选育研究. 邓文,叶伟彬,徐有海,廖友新,叶楚华. (Mis

[17]辣椒新品种鄂红椒108的选育. 姚明华,郭英,王飞,李宁,汪红胜,丁自立. 2011

[18]湖北红鸡Ⅰ第选育报告. 申杰,白眉. 1997

[19]栗新优系-新岳王. 徐育海. 2007

[20]优质两系杂交中稻培两优537的选育与应用. 刘凯,游艾青,胡刚,杨国才,王勤芳,陈志军,徐得泽.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