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耕作对新疆绿洲农田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光木 1 ; 张云舒 2 ; 徐万里 2 ; 马海刚 2 ; 胡克林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2.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

关键词: 耕作;颗粒组分;碳氮比;有机碳;全氮;绿洲农田;新疆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0 年 02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全氮是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长期耕作对农田土壤颗粒组分中有机碳和全氮组分含量和比例变化的影响,有助于揭示不同耕作年限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固存与周转规律,可为区域农田土壤培肥和固碳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天山南北3个典型绿洲(兰州湾镇、31团、普惠农场)长期耕作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颗粒分级法,研究不同耕作年限(0、5、10、15、20年)下3个典型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变化规律,分析长期耕作对不同颗粒组分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1)长期耕作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积累,并随耕作时间的延长而趋于平稳.与未耕作土壤相比,耕作0-5 a间,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增加迅速,兰州湾镇、普惠农场和31团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76.4%、286.2%和145.6%,土壤全氮含量提高了14.7%、58.9%和75.0%,耕作5 a后,增速趋于平缓.(2)耕作提高了不同颗粒组分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砂粒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与未耕作土壤相比,兰州湾、31团和普惠农场在耕作10-15 a间达到峰值,随后下降;耕作20 a后土壤砂粒中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0.63、0.89和1.56 g·kg-1.而粉粒和黏粒中有机碳含量随耕作时间延长表现为持续增加,耕作20 a后,兰州湾、31团和普惠农场粉粒和黏粒中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0.42-2.39、2.64-3.39、1.36-2.72 g·kg-1.耕作年限对不同颗粒组分中全氮含量的影响比较复杂,砂粒中全氮含量表现为随耕作时间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耕作20 a后,兰州湾、31团和普惠农场砂粒中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0.24、0.40和0.29g·kg-1;粉粒中全氮含量随耕作时间呈现先下降(0-10 a),而后(10-20 a)上升的趋势,而黏粒中全氮含量则表现为相反的趋势,耕作0-10 a间快速增加,耕作10 a后开始下降.(3)不同颗粒组分中,粉粒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占比最大,分别在43.3%-56.1%和30.2%-72.2%之间.耕作改变了不同颗粒组分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土壤有机碳和全氮中的分配比例,耕作0-10 a间,砂粒中有机碳分配比例逐渐增加,10-20 a间呈降低趋势,砂粒中全氮比例分配则随耕作时间表现出递增趋势,耕作20 a间,兰州湾、31团和普惠农场,砂粒中全氮分配比例分别增加了14.8%、19.8%和29.0%.(4)耕作提高了土壤碳氮比,耕作0-5 a间,土壤中碳氮比迅速提高40.3%-142.9%,5 a后,碳氮比变化不明显,同时,改变了不同颗粒组分中碳氮比,耕作0-10 a,砂粒中的碳氮比最高,10 a后,粉粒中碳氮比最高.[结论]耕作增加了新疆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改变了不同颗粒组分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和占比,有助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累积,其中粉粒中的有机碳和全氮是该地区土壤固持有机碳和全氮的主体.

  • 相关文献

[1]新疆绿洲农田不同开垦年限土壤有机碳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变化. 唐光木,徐万里,盛建东,梁智,周勃,朱敏. 2010

[2]新疆阿瓦提多脂鳞伞对不同碳氮比的利用能力. 刘淼,林辰壹,阿依买木·沙吾提,刘玉芳,贾培松. 2014

[3]新疆水稻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动态变化. 唐光木,徐万里,葛春辉,马海刚,郑金伟,李恋卿,潘根兴. 2011

[4]西北干旱区AM真菌多样性研究. 冀春花,张淑彬,盖京苹,白灯莎,李晓林,冯固. 2007

[5]施肥处理对春季冻融期灰漠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吕金岭,刘骅,王西和,李太魁,寇长林,刘学军. 2018

[6]1LB-240水平摆式双铧犁的研制. 蒋永新,牛长河,陈发,王学农,王庆惠. 2009

[7]阜康阿魏碳氮含量与次生代谢产物变化. 张云玲,凯撒·苏来曼,王果平,白灯莎,汪建红. 2008

[8]长期施肥下灰漠土易氧化有机碳的变化特征研究. 杨金钰,刘骅,王西和,贾宏涛. 2014

[9]长期施肥对中国3种典型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变化的影响. 张璐,张文菊,徐明岗,蔡泽江,彭畅,王伯仁,刘骅. 2009

[10]长期不同施肥下黑土与灰漠土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解丽娟,王伯仁,徐明岗,彭畅,刘骅. 2012

[11]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园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刘维佳,李疆,时坤,孙巧奇,谢辉. 2012

[12]棉秆炭对灰漠土性质的影响. 唐光木,姚红宇,蒲胜海,刘易,张计峰,徐万里. 2015

[13]新疆畜产品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A田刚^B1^D1%^A李亮^B2^D2%^A苏武铮^B3^D1. 2005

[14]新疆人工草地建植问题的探讨. 安沙舟,刘晓媛. 2002

[15]着眼已入世的新疆棉业竞争力. 李雪源,孙国清,秦文斌,买买提·莫明,吐尔逊江. 2002

[16]新疆设施园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伊鸿平,赵永生. 2005

[17]新疆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初步研究. 缪卫国,张昇,孙晓军,史大刚,田逢秀. 1999

[18]新疆植棉区纤维品质生态分布研究. 李雪源,秦文斌,孙国清,艾仙涛,吐逊江,莫明. 2004

[19]依据自然资源条件规划新疆大农业. 马盾,赵群智. 2002

[20]新疆陆地棉育种遗传组分拓展研究. 艾先涛,李雪源,孙国清,秦文斌,吐逊江,莫明.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