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萎病菌胁迫下陆地棉冀2658根部蛋白质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丹 1 ; 赵存鹏 1 ; 刘素恩 1 ; 王凯辉 1 ; 王兆晓 1 ; 刘旭 1 ; 郭宝生 1 ; 耿军义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棉花研究所

关键词: 陆地棉;根系;黄萎病;蛋白质组;抗病机制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20 年 35 卷 0z1 期

页码: 322-3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挖掘陆地棉黄萎病菌侵染应答相关基因,揭示陆地棉应对黄萎病菌侵染的应急响应机制.以抗黄萎病品种冀2658为材料,用大丽轮枝菌Vd991侵染1 h的棉花根部为样品,以水处理做对照,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技术进行蛋白质组研究.结果共筛选到4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37个上调表达,9个下调表达.对差异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注释分析,发现差异蛋白的功能分为24类,分子功能占7类,生物过程占8类,细胞组分占9类.KEGG Pathway分析发现,差异表达蛋白参与32个代谢通路,其中苯丙氨酸代谢P值(0.0253088)最小,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发现在黄萎病菌胁迫早期(1 h),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组织结构代谢相关蛋白、蛋白质合成相关蛋白、抗氧化物酶类、核苷二磷酸激酶等参与到棉花抵抗黄萎病的过程.并且,细胞色素C(Cyt-c)的释放说明棉花根部启动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来抑制黄萎病菌的传播.

  • 相关文献

[1]棉花感染黄萎病后叶片组分内生化特性分析. 李俊兰,李妙,翟学军,李之树,王国印,黄国存,崔四平. 1995

[2]苹果抗轮纹病机制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李彩丽,李春敏,张新忠,霍俊伟. 2009

[3]棉花黄萎病抗性机制与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李亚栋,何近刚. 2011

[4]抗·感棉花品种体内棉花黄萎菌的动态分布研究. 张亮,鹿秀云,李社增,李宝庆,郭庆港,马平,董金皋. 2010

[5]枯草芽孢杆菌NCD-2对棉花根系分泌物L-脯氨酸响应的转录-蛋白质组学联合分析. 赵卫松,郭庆港,董丽红,王培培,苏振贺,张晓云,鹿秀云,李社增,马平. 2021

[6]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样品制备. 张颖君,高慧敏,李辉,刘茜. 2006

[7]苹果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的比较. 曾广娟,李春敏,张新忠,滕云龙,董文轩. 2008

[8]黄萎病发生级别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刘志欣,李海山,王献革. 2013

[9]西兰花植株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赵卫松,李社增,鹿秀云,郭庆港,王亚娇,王培培,张晓云,董丽红,苏振贺,马平. 2019

[10]大丽轮枝菌与陆地棉互作过程中棉花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李社增,牛露欣,李博超,陈秀叶,刘畅,鹿秀云,郭庆港,马平,马峙英. 2020

[11]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马平. 2003

[12]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应用研究. 娄善伟,王大光,张鹏忠,鹿秀云,边洋,张晓东,马腾飞,张怀军. 2015

[13]黄萎病对棉花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海娜,王广恩,金卫平,杜华婷,陈文雪,崔淑芳,李俊兰. 2011

[14]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李社增,马平,刘杏忠,H.C.Huang,陈新华. 2001

[15]种植密度对适宜机采棉花品系农艺和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海涛,刘存敬,唐丽媛,张素君,蔡肖,李兴河,马文娜,韩俊伟,张香云,张建宏. 2023

[16]相对病情指数划分棉花品种抗病性的统计学基础. 李社增,马平,HUANG H C,陈新华. 2003

[17]棉花黄萎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品种选择. 赵丽芬,李增书,张寒霜,王凯辉. 2007

[18]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不同株系的黄萎病抗性分析. 耿立格,鹿秀云,郄彦敏,王新栋,孙娟,牛雪婧,王丽娜. 2022

[19]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研究现状及对策. 徐显. 2004

[20]盐碱地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薛志忠.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