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近缘新对虾PCNA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艳 1 ; 罗志平 1 ; 李运东 1 ; 杨其彬 1 ; 姜松 1 ; 陈创华 1 ; 黄建华 1 ; 杨丽诗 1 ; 陈旭 1 ; 江世贵 1 ; 周发林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关键词: 近缘新对虾;PCNA;克隆;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23 年 04 期

页码: 58-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作为DNA聚合酶δ的辅助蛋白,在DNA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卵巢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增殖活动旺盛的阶段,但目前关于其卵巢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较少。利用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获得近缘新对虾PCNA (MaPCNA)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对其进行卵巢发育相关的表达分析。MaPCNA全长为1 144 bp,包含140 bp的5'非编码区,221 bp的3'非编码区,开放阅读框(ORF)为783 bp,编码260个氨基酸。MaPCNA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82 kD,理论等电点为4.5。多重比对分析表明,PCNA氨基酸序列在甲壳动物中较为保守。组织表达结果显示,MaPCNA基因在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最为显著(P<0.05)。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卵巢中,MaPCNA基因的表达出现变化(P<0.05),从Ⅰ期开始逐渐上升,到Ⅲ期表达量最高,之后显著降低并趋于平稳。MaPCNA基因在幼体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趋势,在受精卵时期的表达量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从无节幼体Ⅵ期开始表达平稳。研究结果提示PCNA基因可能在近缘新对虾的卵巢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相关文献

[1]近缘新对虾室内工厂化生态育苗技术探究. 杨其彬,周发林,姜松,李运东,李勇,于方兆,李望东. 2022

[2]Expression of 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in Peripheral Erythrocytes of Triploid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um). Liu, Yi,Fan, Zhaoting,Liu, Haijin,Wang, Bingqian. 2012

[3]斑节对虾细胞周期蛋白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赵超,傅明骏,江世贵,周发林,杨其彬,朱彩艳,邱丽华. 2014

[4]一种三角帆蚌肌浆网Ca~(2+)-ATP酶基因cDNA的全长克隆与表达分析. 张爱菊,刘士力,刘金殿,张根芳,周志明. 2019

[5]锦鲤Hepcidin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英文). 马志宏,姜娜,邢薇,李铁梁,袁丁,李文通,李炯棠,罗琳. 2017

[6]热应激对剑尾鱼HSP70家族两成员基因表达的影响. 万文菊,石存斌,王纪亭,柴同杰,吴淑勤. 2006

[7]半滑舌鳎骨形态发生蛋白4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马骞,冯文荣,柳淑芳,庄志猛,马慧. 2016

[8]鲤CYR6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孙婷,刘伟,徐鹏,孙效文. 2012

[9]中华绒螯蟹EsPrx4基因的克隆及抗菌功能分析. 梁猛,王美垚,李建林,颜逢缘,周军,唐永凯. 2023

[10]斑节对虾TLR2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刘文静,杨丽诗. 2011

[11]斑点叉尾(鱼回)TLR5和TLR5S基因在不同病原诱导下的表达特征. 李敏,李琪,王启龙,路飏,陈松林,沙珍霞. 2012

[12]利用DD-PCR分离鳗弧菌刺激相关的牙鲆差异cDNA及表达. 范玉顶,陈妍婕,钟其旺,齐洁,张全启. 2010

[13]周期性盐度波动对凡纳滨对虾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渗透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张丹,王芳,董双林. 2016

[14]短期饲喂黄曲霉毒素B_1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赵伟,王宝杰,刘梅,蒋克勇,齐灿灿,杨广,王雷. 2017

[15]半滑舌鳎髓样分化因子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沙珍霞,王娜,王启龙,徐田军,王磊,董晓丽,陈松林. 2010

[16]氨氮胁迫下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何玉英,李少飞,王清印,李健. 2016

[17]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维甲酸X受体基因克隆及其在温盐胁迫和蜕皮周期中的表达分析. 柳飞,李健,李吉涛,葛倩倩,连春盎,常志强. 2016

[18]池塘养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无眼侧体色黑化消褪机理. 朱学武,徐永江,柳学周,史宝,王滨. 2017

[19]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 FAMeT基因在卵巢发育周期中的表达分析. 李志敏,李健,李吉涛,何玉英,葛倩倩,索帅. 2016

[20]悬浮物对褐牙鲆肌肉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肖广侠,徐文远,贾磊,郑德斌,张博,马超.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