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CO_2对小球藻固碳速率及物质合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雪彬 1 ; 李赟 1 ; 朱葆华 1 ; 沈含 1 ; 耿升英 1 ; 杨官品 1 ; 潘克厚 1 ;

作者机构: 1.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小球藻;生物量;固碳;CO_2浓度;总脂;多糖;蛋白

期刊名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2-5174

年卷期: 2019 年 S2 期

页码: 29-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筛选具有高固碳及高经济价值的小球藻(Chotrella sp.),本研究首先使用柱状反应器在BG11培养基中对13株小球藻进行培养,通过通入30%CO_2测量13株藻的生物量、比生长速率和固碳速率,通过比较获得了可相对耐受高浓度CO_2的藻株LAMB031、LAMB033和LAMB034。然后在培养基中分别通入空气、5%、10%、15%、20%的CO_2培养9 d,分析了3株初选藻株的生物量、固碳速率、总脂、多糖和蛋白等。研究表明,通入CO_2显著促进了初选3株小球藻的生长,提高了固碳速率,影响了小球藻主要生化成分的积累,但是3株小球藻在不同CO_2浓度下生长及生化成分的积累是不同的。综合比较显示,藻株LAMB031、LAMB033和LAMB034通入CO_2浓度分别为20%、5%、15%时生长及生化组成较理想,生物量分别为2.185、1.804和2.175 g/L,固碳速率分别是0.448、0.423和0.420 g·L~(-1)·d~(-1),总脂含量分别是28.7%、29.0%和28.4%,蛋白含量分别是48.5%、53.4%和40.1%,多糖含量分别是8.94%、2.78%和7.42%。本研究结果为利用小球藻进行CO_2固定提供了技术依据。

  • 相关文献

[1]小球藻脱氮除磷及其生物量增殖潜力的研究. 杨福利,李秀辰,白晓磊,金星,曲孟. 2014

[2]长江口雌性成体刀鲚不同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李亚鸽,宋超,赵峰,冯广朋,黄晓荣,耿智,庄平. 2023

[3]雌性成体点篮子鱼不同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赵峰,庄平,章龙珍,黄晓荣,冯广朋,闫文罡. 2009

[4]气体比例对气调包装罗非鱼片货架期的影响研究. 彭城宇,岑剑伟,李来好,杨贤庆,马海霞,刁石强,吴燕燕. 2009

[5]海洋碳汇研究进展及南海碳汇渔业发展方向探讨. 李纯厚,齐占会,黄洪辉,刘永,孔啸兰,肖雅元. 2010

[6]海洋牧场渔业碳汇研究进展. 李娇,李梦迪,公丕海,关长涛. 2022

[7]溶解无机氮加富对海带养殖水体无机碳体系的影响. 韩婷婷,蒋增杰,张继红,方建光,李加琦,毛玉泽,黄瑶,刘光谋. 2014

[8]微囊藻与小球藻携带WSSV的数量动态变化. 李凡,曹煜成,胡晓娟,王善龙,吴垠. 2013

[9]小球藻和光合细菌在大菱鲆育苗中对水质调节作用的研究. Zhu Jianxin,朱建新,Qu Keming,曲克明,Liu Hui. 2008

[10]养殖水体内小球藻对鱼类密度制约作用的影响和生长特征. 刘兴国,徐皓,顾兆俊,宋洪桥. 2010

[11]小球藻在养殖水体内的生长特征及其影响作用. 刘兴国,徐皓,谷坚,顾兆俊. 2010

[12]改性粘土絮凝法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 刘淑雅,俞志明,宋秀贤,曹西华. 2016

[13]固化菌藻系统处理养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周鸣,汤红妍,贾晓平,苗娟,朱书法. 2016

[14]悬沙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李云,黄耀佳,王晓蓉. 2011

[15]UV-B辐射下悬沙对小球藻生长和DNA损伤的影响. 李云,黄耀佳,王晓蓉. 2012

[16]海水中小球藻对Mg-3Y-1.5Nd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林梦晓,张杰,蒋全通,李佳润,路东柱,侯保荣,孙园园. 2020

[17]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 苏发文,高鹏程,来琦芳,么宗利,陆建学,周凯,仲启铖,郑亮,王慧. 2016

[18]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小球藻荧光图像自动计数方法研究. 刘世晶,陈军,刘兴国,管崇武. 2012

[19]0~#柴油和原油的水溶性成分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长的影响. 李磊,沈新强,王云龙,蒋玫. 2016

[20]光合细菌对多刺裸腹溞培养的影响. 陆建学,盛文权,夏连军,周凯,辛俭.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