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于明彦 1 ; 徐国良 1 ; 李淑华 1 ; 任军 1 ; 代玉仙 1 ; 刘小丹 1 ; 才卓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叶斑病;综合防治
期刊名称: 现代化农业
ISSN: 1001-0254
年卷期: 2011 年 11 期
页码: 51-53
摘要: 介绍了吉林省玉米生产田叶斑病的发生种类,对近年来发病较重的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等叶部病害的发生危害情况、表现症状、发病规律进行简述,并探讨了玉米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 相关文献
[1]玉米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中的系统论与生态观. 胡吉成. 2000
[2]防治花生叶斑病药剂筛选. 牛海龙,王义生,李伟堂,刘红欣,王佰众,朱统国,李晓伟,王丽,王丽,何中国,李玉发. 2016
[3]福美霜防治甜菜褐斑病试验. 杨国,卞桂杰,黄淑兰,杨柳,王礼斌,金锋,张明红. 2011
[4]4种增效剂与化学药剂混用对花生叶斑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李楠,黄淑敏,李洪来,鲍庆超,王义生,吴宏斌,贾立辉. 2023
[5]不同花生品种对花生镰孢菌根腐病及叶斑病田间抗性评价. 李莹,于静,张霞,宋新颖,许曼琳,郭志青,何康,曹铁华,迟玉成,刘敏. 2024
[6]吉林省梨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高玉江,郑亚杰,张凌. 2000
[7]水稻二花螟综合防治技术. 张晓波,李洪刚. 1999
[8]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综合防治政策及启示. 郭鸿鹏,徐北春,刘春霞,舒坤良. 2015
[9]吉林长春塑料大棚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李红,刘晓石. 2023
[10]茄子黄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王娜,孙凯,于娅,程艳,李玉环,宫国辉. 2017
[11]玉米田主要土传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 宋淑云,孙秀华,任金平,晋齐鸣,郭文广,关文超,孙亚杰,李贺,于洪浩. 2000
[12]吉林省梨园主要病虫害及全年综合防治. 丁丽华,张茂君,王强,闫兴凯,李红莲. 2012
[13]东北稻区水稻负泥虫的发生与防治. 朱晓敏,张强,赫思聪,高悦,田志来. 2022
[14]农民种植绿色食品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李光华,胡喜连,李继洪,高士杰. 2008
[15]16﹪克·福·醇种衣剂对玉米苗期病虫害和丝黑穗病防治效果研究. ^A晋齐鸣^B1%^A宋淑云^B2%^A李红^B3%^A王立新^B4. 2001
[16]16﹪克·福·醇种衣剂对玉米苗期病虫害和丝黑穗病防治效果研究. ^A晋齐鸣^B1%^A宋淑云^B2%^A李红^B3%^A王立新^B4. 2001
[17]从区域试验看吉林省玉米育种. 徐航. 2000
[18]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节水栽培技术现状与研究方向. 边少锋,谭国波,张丽华,赵洪祥,方向前,孟祥盟,闫伟平. 2008
[19]玉米宽窄行留茬深松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LIU Wu-ren,刘武仁,ZHENG Jin-yu,郑金玉,LUO Y,罗洋. 2008
[20]不同肥力土壤中分解几丁质微生物代谢产物对玉米的促生效果研究. 金荣德,吴海燕,闫海洋,孙卉,范作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523份玉米自交系对禾谷镰孢穗腐病和灰斑病的抗性鉴定
作者:陈鸽;王敏;周德龙;刘宏伟;张志军;苏前富;卢实;焦仁海;夏远峰;徐国良;刘文国;路明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抗性鉴定;禾谷镰孢穗腐病;灰斑病
-
还田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特征及其节肥潜力的影响
作者:刘熙明;袁静超;梁尧;刘剑钊;任军;高强;冯国忠;蔡红光
关键词:还田方式;还田量;腐解特征;养分释放
-
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产量及生理成熟后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魏雯雯;刘彦佐;吴杨;姚凡云;曹玉军;梁杰;刘小丹;刘志铭;徐文华;王立春;张晓龙;王永军;吕艳杰
关键词:玉米;播期;熟期;生理成熟;茎秆力学特性;产量
-
玉米秸秆源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作者:刘婷慧;范围;闫金垚;张畅;张水梅;程松;袁静超;刘剑钊;任军;梁尧;蔡红光
关键词:黑土;秸秆;生物炭;有机碳;全氮;团聚体
-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不同有机物料还田黑土土壤质量评价
作者:王艺霖;梁尧;蔡红光;徐康宁;张水梅;张畅;范围;袁静超;刘剑钊;任军
关键词:黑土;秸秆;畜禽粪肥;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指数;最小数据集
-
玉米自交系在苗期耐低氮能力的鉴定与筛选
作者:武阳春;高婷婷;侯宗运;杜金洹;代玉仙;任军;靳一男;刘岩峰;徐国良;李穆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苗期;低氮胁迫;指标;筛选
-
东北黑土区典型县域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分析
作者:王一莹;张畅;袁静超;刘剑钊;王乃卉;梁尧;范围;任军;蔡红光
关键词:农牧系统;农业绿色发展;氮磷利用率;NUFER模型;减施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