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黔西南某农用地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估与来源解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科堰 1 ; 范成五 2 ; 刘桂华 2 ; 柴冠群 2 ; 吴正卓 1 ; 秦松 2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农学院

2.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喀斯特;重金属;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黔西南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1 年 34 卷 008 期

页码: 1721-17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了解喀斯特地区小尺度区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和生态风险,为利用土地功能和保护耕地土壤环境提供参考.[方法]在黔西南中部某农用地土壤上共布设27个点位,采集表层土壤(0~20 cm)样品,分析测定pH与Cd、Hg、As、Pb、Cr、Cu、Zn和Ni等8种重金属元素,采用《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为评价标准,分析其分布特征、生态风险和来源.[结果]研究区土壤pH为5.46~8.07,重金属Zn、Cr、Pb、Ni、As、Cu、Cd与Hg平均含量分别为154.24、153.71、64.25、61.76、50.38、49.86、0.41和64.25 mg/kg.研究区农用地土壤受As和Cd污染指数分别为1.68和1.38.8种重金属的危害指数(IR)为69.00,小于生态危害下限(IR=150).Cd与Pb,Hg与As、Cu、Zn、Ni,As与Cu、Zn、Ni、Cr,Cr与Cu、Zn、Ni,Cu与Zn、Ni,Zn与Ni间分别具有同源性,存在复合污染.As、Hg、Cr、Cu、Zn、Ni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载荷,其方差贡献率为57.565%,含量较高原因主要为长期含重金属化肥施用造成;Cd和Pb在第二主成分中有较高载荷,其方差贡献率为80.277%,含量较高原因主要为成土母质中含量较高.[结论]研究区农用地土壤pH为5.46 ~ 8.07,已受不同程度As和Cd污染;Cr和Ni污染处于尚清洁范围;Hg、Pb、Cu和Zn处于清洁范围.污染程度为轻微生态危害.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