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源头减量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薛利红 1 ; 杨林章 1 ; 施卫明 2 ; 王慎强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面源污染;源头减量;优化施肥;节水灌溉;新型缓控释肥;轮作制度改变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3 年 32 卷 005 期

页码: 881-8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农村面源污染因其污染源的高度分散性及污染排放的时空不确定性等特征,使得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在自己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梳理了国内外的源头减量技术,并按照技术原理进行了分类阐述.研究表明,源头减量可以通过减少肥料用量或者减少排水量两种途径实现.减少肥料用量,可采用基于目标产量和肥料效应函数的氮肥优化技术、按需施肥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有机无机配合技术或者使用新型缓控释肥等技术,也可通过改变轮作制度等来实现.从源头上减少排水量,则需要对水分进行优化管理,旱地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水田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坡耕地采用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等.减量技术的应用要兼顾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并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因地制宜.源头减量技术的研发要顺应时代要求,以节本省工为目标,逐步向智能化、机械化迈进.源头减量的同时,要配置生态拦截技术等,并对污染物中的氮磷养分进行回用,最终实现污染物减排的最大化.

  • 相关文献

[1]麦季农田流失养分植物拦截技术体系研究. 刘红江,郑建初,孙国峰,盛婧,张岳芳,郭智,周炜,陈留根. 2021

[2]健康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研究. 李静会,吴彤东. 2011

[3]利用指示生物评价稻田系统磷素面源污染潜力. 施林林,王海候,蒋敏,张帆,陆长婴,周新伟,沈明星. 2013

[4]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氮吸收特征与农田归还率研究. 盛婧,孙国峰,吴纪中,周炜,王鑫. 2015

[5]大棚作物-水稻种植模式对稻谷产量和氮素面源污染的影响. 沈明星,吴彤东,谢正荣,刘凤军,陆长婴,姚月明. 2009

[6]农田排水河道的生态修复工程设计与实际效果. 杨非,王建清,张亚平,张志勇,宋伟. 2018

[7]自然生物膜对面源污水中氮磷去除的研究进展. 吴国平,高孟宁,唐骏,陆海鹰,吴永红. 2019

[8]农田汇水区重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集成与示范. 宋伟,闻学政,杨非,王岩,刘海琴,秦红杰,张迎颖,张志勇. 2019

[9]农户化肥投入行为与面源污染问题研究. 张锋,胡浩. 2012

[10]盐城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倪圣亚,薛民琪,陆胜龙,任彬,王亚杰,张振华. 2015

[11]农田养分流失及水生植物吸收再利用研究进展. 盛婧,王子臣,朱普平,陈留根,郑建初. 2016

[12]江苏种养结合猪场粪污处理典型模式分析Ⅰ-政府主导型. 王子臣,范敏其,王鑫,盛婧,张岳芳,郭智,郑建初,管永祥. 2019

[13]吸咐磷后的镧改性秸秆替代化学磷肥施用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陈新宇,杨智,杨梖,俞映倞,汤婕,周丹一,任卓,薛利红,杨林章. 2024

[14]化肥面源污染排放的时空演进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2000~2020年数据. 刘晓倩,李玲,孙小龙. 2024

[15]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氮磷养分循环利用技术. 常志州,黄红英,靳红梅,马艳,叶小梅,薛利红,杨林章. 2013

[16]江苏沿海地区不同施肥模式对梨园氮磷流失的影响. 闫凯旋,马萌萌,李卫国,洪立洲. 2023

[17]不同种类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菜地氮磷淋溶效果及机制研究. 巨昇容,闵炬,董刚强,李建斌,施卫明. 2023

[18]中国化肥面源污染EKC验证及其驱动因素. 李太平,张锋,胡浩. 2011

[19]中国化肥投入的污染效应及其区域差异分析. 张锋,胡浩. 2011

[20]雨强及播栽方式对太湖地区麦田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 严磊,吴田乡,赵素雅,薛利红,侯朋福,徐德福,杨林章.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