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密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北方茄子研究中心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1993 年 1 卷 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黑龙江省地处北方寒冷地区,在茄子栽培上特别需要早熟品种,但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早熟品种却很少。龙杂茄2号是笔者最近选育的优良早熟茄子一代杂种,原代号为88-37,199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为龙杂茄2号。该品种表现早熟,抗病、丰产、质优。其突出特点是前期产量高。果实商品性状好,经济效益大。在生产示范中深受广大莱农欢迎。 选育经过 龙杂茄2号是用经提纯的早熟、丰产、质优的7411品系为母本,以极早熟、质优、生长势强和抗病的37品系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经组合力测定,表现超亲优势。1987~1988年在所内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对照品种为当地主栽的优良早熟品种龙茄1号。结果两年平均比对照增产24.61%;1989~1990年参加省内7个点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为当地主栽早熟品种科选一号。结果两年前期产量(6月下旬至7月31日产量)平均比对照增产26.14%,全期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加19%;1990年参加省内7个点生产试验,前期(6月下旬至7月31日)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加43.03%,全期增加40.32%。 特征特性 一般株高65—68cm,株幅64~68cm,果实长棒形,果顶稍尖,果皮紫黑色,有光泽。果肉绿白色,细嫩、松软,果长25cm左右,果实横径为4.5~5.ocm,单果重为100。150go 本品种早熟、质优、抗病、丰产。7—8片叶着生第一朵花,从播种到采收100天左右。在熟性上比对照早2~3天。果实性状好,质优。生长势强,黄萎病发病率比对照减轻10.75吻,病情指数比对照减轻20.66畅,在覆盖地膜肥水充足的条件下,产量一般3 000~50ookg/666.7m’。其突出特点是果实生长速度快,前期产量占全期产量的50 10左右,所以经济s效益好。在一般地区,每666.7m“收入1000元左右,在栽培条件好的地区,收入可达2 000元。 栽培要点 龙杂茄2号主要适合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北部地区春季露地地膜覆盖早熟栽培,也可作为保护地栽培品种。 在哈尔滨地区,3月上旬播种,4月上中旬分苗,5月下旬终霜结束时定植,6月下旬开始采收直至早霜来临。 龙杂茄2号适宜密植。行距60~70cm,株距25~30cm或一穴双株,穴距40cm。 从“四I’1斗”开始坐果起,每隔 7~10天破膜施尿素10。20kg/666.7m‘或硝按20~30kg/666.7m‘。此期如遇干旱天气,应在追肥的同时进行浇水,以防上茄子生育中、后期脱肥、缺水。另外,要及时采收,以保证品质和提高产量。一般每3天采收一次,盛果期每2天收一次,后期约5天收一次。早熟优良茄子品种-龙杂茄2号@林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北方茄子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69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紫长茄新品种龙杂茄8号的选育
作者:曲红云;赵丹;林密;张军民
关键词:茄子;龙杂茄8号;一代杂种
-
木霉菌株分离筛选及对茄子黄萎病防治作用的研究
作者:赵丹;曲红云;温玲;潘凤娟;林密
关键词:生物防治;木霉;黄萎病
-
保加利亚圆茄露地引种研究
作者:赵丹;曲红云;林密;潘凤娟
关键词:保加利亚;引种;圆茄
-
极早熟紫长茄新品种“龙杂茄七号”的选育
作者:曲红云;赵丹;林密;张军民
关键词:紫长茄;“龙杂茄七号”;选育
-
保加利亚番茄新品种露地引种研究初报
作者:赵丹;林密;曲红云;潘凤娟
关键词:保加利亚;引种;番茄
-
棚室专用型茄子新品种龙园棚茄一号的选育
作者:林密;曲红云;赵丹;张军民
关键词:紫长茄;龙园棚茄一号;保护地专用;杂种一代
-
保加利亚辣椒新品种引种试验
作者:赵丹;林密;曲红云;张军民;潘凤娟
关键词:保加利亚;引种;辣椒;黑龙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