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印度型×爪哇型杂种的原生质体培养及再生(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褚启人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原生质体;看护培养;植株再生;植板率;倍性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1991 年 01 期

页码: 9-14

摘要: 本文首次报道了印度型与爪哇型杂种水稻的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并由此获得再生植株。该技术对单子叶植物的遗传操作提供了可靠的基因受体系统。在含有四种添加氨基酸的SA和AA_2培养基上,悬浮细胞系生长讯速,细胞团在小均匀,是分离原生质全的理想材料,一般可获2×10~7细胞/瓶。以琼脂糖为固体培养基,附以KPR液体培养基作看护培养,可提高原生质体的植板率。以Tetep/Lemont杂种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时,植板的细胞密度以5×10~5为宜。由此获得的245株再生植株中,73.9%为单倍体,15.3%为二倍体,0.8%为四倍体。按杂种双亲的农艺性状分类,杂种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性状与Lemont相似。

  • 相关文献

[1]利用流式细胞术快速鉴定61份百合品种倍性. 陈敏敏,张永春,蔡友铭,杨柳燕,聂功平. 2020

[2]石蒜属资源观赏性状分析及杂交育种研究. 李青竹,蔡友铭,张永春,许俊旭,周晓慧. 2021

[3]猴头菌融合育种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优化. 杨珊,张赫男,李巧珍,吴迪,陈明杰,杨焱. 2018

[4]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多糖灵芝新菌株. 李塬,张赫男,谭贻,刘艳芳,冯杰,张越野,唐传红,张劲松. 2021

[5]一种食用菌原生质体制备新方法. 李良敏,章炉军,尚晓冬,宋春艳,于海龙,张美彦,谭琦. 2020

[6]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香菇耐高温菌株. 王丽宁,赵妍,张宝粉,陈明杰. 2014

[7]青花菜和甘蓝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钟仲贤,李贤. 1994

[8]香菇杂交新品种“申香16号”的选育及示范推广. 宋春艳,刘德云,尚晓冬,谭琦,项寿南. 2010

[9]香菇菌丝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 潘迎捷,陈明杰,汪昭月,龚胜萍. 1989

[10]长豇豆(Vigna sesquipedalis L.Fruwirth)原生质体培养. 范惠琴,蒋君达,王亦菲,叶承道,褚启人. 1992

[11]褐色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的研究. 王金斌,李文,蒋玮,白蓝,刘华,李正鹏,吴文惠,唐雪明. 2019

[12]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草菇耐低温菌株选育上的应用. 陈建中,祝子坪,吴潇,何建华,蒋玮,王金斌,唐雪明. 2013

[13]香菇对潮霉素的抗性实验. 胡乐琴,潘迎捷. 2003

[14]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钟仲贤,李贤. 1993

[15]红法夫酵母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优化及紫外诱变高产虾青素菌株筛选. 何璞,任泽焕,何润清,王瑞霞. 2014

[16]金针菇原生质体杂交菌株游离氨基酸多样性. 陆欢,刘建雨,尚晓冬,杨慧,吴燕莎,王瑞娟. 2023

[17]利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技术选育耐高温香菇菌株. 王丽宁,赵妍,张宝粉,陈明杰. 2014

[18]应用原生质体技术培育双孢蘑菇杂交新菌株. 马爱民,贺冬梅,潘迎捷. 1998

[19]草菇V23子实体耐低温性能改良的初步研究. 祝子坪,李娜,唐雪明. 2016

[20]茶树菇原生质体再生及单核体菌株的特性. 王洪秀,章炉军,孙鹏,胡佳,陈绪涛,魏云辉.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