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尹昌 1 ; 范分良 1 ; 李兆君 1 ; 宋阿琳 1 ; 朱平 2 ; 彭畅 2 ; 梁永超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黑土;反硝化菌;nirS;实时荧光定量PCR;冗余分析;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12 年 33 卷 11 期
页码: 3967-39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结合反硝化潜势(DEA)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探索了长期施用有机和无机肥对公主岭黑土nirS型反硝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有机肥(OM)、单施无机肥(NPK)以及有机肥和无机肥混施(MNPK)等4个处理.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显著增加了土壤的DEA,其中OM、NPK和MNPK处理分别为CK处理的5.92、1.81和6.03倍,而NPK和CK间无差异.有机肥处理增加了黑土nirS型反硝化细菌的丰度,OM、NPK和MNPK处理中nirS基因的拷贝数分别为CK的2.73、1.30和3.98倍;NPK处理对nirS基因的拷贝数影响不显著.T-RFLP图谱显示施用有机肥改变了nirS反硝化细菌的群落结构;相比于非有机肥处理,有机肥处理中增加了一类79 bp的片段类型,显著降低了84 bp的片段类型,并完全抑制了一类99 bp的片段类型,而有机肥处理间和非有机肥处理间的nirS群落结构分别相似.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黑土中nirS型反硝化菌主要由α、β和γ-变形菌纲及一些尚未培养的微生物组成,79 bp的片段类型与γ-变形菌纲的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和β-变形菌纲的伯克氏菌目(Burkholderiales)相似,84 bp片段类型与Burkholderiales和红环菌目(Rhodocyclales)相似.相关性分析表明,pH、全磷(TP)、全氮(TN)、总有机碳(TOC)、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依次与nirS型反硝化细菌的种群丰度(r为0.724~0.922,P<0.05)和DEA(r为0.453~0.938,P<0.01)显著相关,DEA与nirS型反硝化细菌的种群丰度显著线性正相关(r=0.85,P<0.01);冗余度分析表明,除含水量外,TN、TP、pH、TOC、NH4+-N和NO3--N(r为0.440~0.862,P<0.01)依次与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显著相关,DEA的变化和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亦显著相关(r=0.863,P<0.01).本研究表明相比于无机肥处理,公主岭黑土中nirS型反硝化菌的群落结构与丰度对有机肥处理有更显著的响应,且其群落结构的改变与种群丰度的增加与DEA的提高显著相关.
- 相关文献
[1]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种植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柏凤,范春苗,尹俊琦,武奉慈,王大铭,宋新元. 2019
[2]基于DEA-SBM模型的主要玉米品种生产效率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杨印生,马琨,舒坤良. 2018
[3]土壤跳虫对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种植的响应. 范春苗,王柏凤,周蕾,尹俊琦,宋新元. 2018
[4]基于DEA-SBM模型的主要玉米品种生产效率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杨印生,马琨,舒坤良. 2018
[5]黑土土壤肥力演变规律长期定位监测研究. 朱平,彭畅,高洪军. 2005
[6]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黑土土壤生产力及肥力影响研究. 高洪军,朱平,彭畅. 2005
[7]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IGFBP-1、IGFBP-2、IGFBP-3、IGFBP-4及IGFBP-5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于汪洋,张国梁,柳思源,赵玉民,张嘉保. 2011
[8]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方式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时空变化. 吴海燕,金荣德,范作伟,高星爱,张余莽,赵兰坡. 2009
[9]长期定位施肥玉米生育期内微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 吴海燕,范作伟,孙甜田,彭畅,高洪军. 2016
[10]吉林中部黑土区玉米高产栽培土壤培肥技术研究. 张梅,任军,郭金瑞,闫孝贡,刘剑钊,蔡红光,边秀芝. 2011
[11]吉林省中部黑土区玉米吨粮田技术集成. 陈延玲,高强,王贵满,李刚,赵丽娟. 2013
[12]不同施肥制度对黑土磷、硫含量及空间变异特性的影响. 任军,朱平,边秀芝,彭畅,郭金瑞,高洪军,闫孝贡,李强,刘剑钊,吴景贵. 2010
[13]用RothC-26.3模型模拟玉米连作下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碳的影响. 杨学明,张晓平,方华军,朱平,任军,王立春,梁爱珍. 2003
[14]施用有机肥对黑土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安婷婷,汪景宽,李双异,于树,朱平. 2008
[15]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黑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李明松,张洪梅,朱平,高云航,刘淑霞. 2017
[16]长期施肥对黑土团聚化作用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陈盈,闫颖,张满利,何红波,解宏图,张旭东,朱平. 2008
[17]长期磷肥处理农田黑土细菌群落特征. 白震,张明,张旭东,朱平,彭畅. 2008
[18]黑土区高产土壤培肥与玉米高产田建设研究. 任军,边秀芝,郭金瑞,闫孝贡,刘剑钊. 2008
[19]不同耕作方式对黑土有机质和团聚体的影响. 廉晓娟,吕贻忠,刘武仁,李明悦,郑金玉. 2009
[20]保护性耕作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生物肥力与化学肥力的相关性研究. 吴海燕,金荣德,范作伟,徐凤双,赵兰坡.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化肥有机替代对黑土氮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高纪超;李强;朱平;彭畅;张秀芝;高洪军;焦云飞;张宇航;武俊男;徐灵颍
关键词:黑土;化肥;有机肥;长期定位;酶活性
-
松嫩平原不同耕地土壤剖面的有机质及腐殖物质分布特征对比研究
作者:高纪超;朱平;李强;彭畅;张秀芝;焦云飞;高洪军;武俊男;杨洋
关键词:土壤剖面;土壤腐殖物质;土壤有机质;分布
-
黑土团聚体有机磷及其组分对长期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
作者:张秀芝;牛铭晨;高纪超;彭畅;李强;焦云飞;朱平;高洪军
关键词:玉米;长期定位施肥;黑土;团聚体;有机磷
-
松嫩平原不同类型土壤剖面形态描述及其性状分析
作者:高纪超;李强;高洪军;张秀芝;彭畅;焦云飞;朱平;武俊男;徐灵颍;岳娜
关键词:土壤剖面;养分;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
-
有机肥氮替代50%化肥氮有效改善吉林省中部地区黑土团聚体性状
作者:王周;李强;彭畅;姚颜莹;朱天润;焦云飞;张秀芝;高纪超;高洪军
关键词: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黑土;团聚体分布;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全氮;碳氮比
-
长期施肥黑土phoD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有机磷组分的影响
作者:申文艳;张乃于;李天娇;宋天昊;张秀芝;彭畅;刘红芳;张淑香;段碧华
关键词:黑土;长期施肥;phoD功能基因;微生物群落;有机磷组分
-
长期施肥对黑土和棕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驱动因素
作者:李天娇;张乃于;申文艳;宋天昊;刘红芳;刘晓燕;张秀芝;彭畅;杨劲峰;张淑香
关键词:长期施肥;黑土;棕壤;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组分;铁铝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