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亚萍 1 ; 王娟玲 1 ; 张明义 1 ; 范绍强 1 ; 乔合心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冬小麦;穗叶距;杂种优势;遗传规律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年卷期: 2000 年 001 卷 001 期
页码: 31-34
摘要: 利用8×8完全双列杂交,采用Griffing方法Ⅱ及杂种优势分析对穗叶距性状加以研究,结果表明:穗叶距杂种优势变异范围为-25.26%~55.66%,平均优势为15.95%,杂种优势与超亲优势高度正相关,也与其特殊配合力效应高度正相关;组合优势大小与亲本表现无关,但含共同亲本的组合优势趋于一致.穗叶距的遗传特性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遗传决定度高达91.98%,狭义遗传力为67.25%.
- 相关文献
[1]冬小麦穗叶距的杂种优势及遗传特性研究. 刘桂芳,曹亚萍,张明义,乔合心. 1999
[2]冬小麦产量及产量因素与穗叶距的相关分析. 李美珍,陈爱苹. 1997
[3]冬小麦非旗叶光合器官光合效应的遗传规律. 杨玉景,李世平,闫翠萍,靖金莲. 2008
[4]冬小麦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规律研究. 曹亚萍,张明义,乔合心,宁焕庚. 2000
[5]冬小麦非旗叶光合器官光合效应遗传规律研究. 杨玉景,李世平,闫翠萍,靖金莲. 2008
[6]冬小麦主要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武计平,许钢垣,仇松英,逯腊虎,孟兆平,韩新萍. 2001
[7]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王玉斌,逯腊虎,武计萍,张婷,李大鹏. 2014
[8]冬小麦粒叶比杂种优势及遗传效应分析. 李世平,杨玉景,阎翠萍,靖金莲,王随保. 2007
[9]冬小麦粒叶比遗传效应分析. 靖金莲,阎翠萍,杨玉景,李世平. 2007
[10]冬小麦沉降值配合力分析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李国强,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陈爱萍,许钢垣,孟兆萍. 2004
[11]冬小麦杂种F_2优势研究. 张明义,孙其信. 1999
[12]冬小麦种质株高杂种优势及遗传研究. 李世平,张新平,田玉凤. 2003
[13]冬小麦农艺性状杂种优势与利用研究. 武计萍,许钢垣,仇松英,逯腊虎,韩新萍. 2001
[14]冬小麦种质株高杂种优势及遗传研究. 张新平,田玉凤,李世平. 2003
[15]山楂的生殖生物学和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杨明霞,杨萍,任瑞,崔克强,赵士粤,温映红. 2018
[16]苹果杂交后代果实经济性状遗传规律分析. 张贵平,曹建明,孙俊杰,田建保. 2010
[17]三雌蕊小麦的形态及遗传初报. 智建奇,陈天佑,贾志森,武海丽,贾春花. 2002
[18]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的特性及遗传规律分析. 郑向阳,栗建枝,吴枝根,王国平,赵太存,韩雪芳. 2013
[19]黑(果皮)糯玉米主要标志性状及色泽遗传规律研究初报. 陈永欣,翟广谦,韩永明,董立红,李文和,阮福林. 2009
[20]冬小麦品种抗寒性遗传研究. 孙贵臣,徐环澄.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减氮量施用缓释氮肥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硝/铵态氮含量剖面分布的影响
作者:赵聪;张伟;刘化涛;王晓娟;黄学芳;黄明镜;张冬梅;王娟玲
关键词:减氮施肥;缓释肥料;玉米产量;土壤硝态氮
-
高CO2浓度、干旱及其互作对不同持绿型小麦幼苗的影响
作者:牛胤全;史雨刚;汤小莎;晋秀娟;曹亚萍;杨进文;王曙光;孙黛珍
关键词:小麦;开放式气室;2浓度','') >CO2浓度;干旱;幼苗;生理性状
-
不同地理种群麦长管蚜对杀虫剂的抗药性与相关解毒酶的通径分析
作者:武银玉;曹亚萍;范绍强;赵飞;邢鲲
关键词:麦长管蚜;抗药性;解毒酶活性;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
-
不同品种与种植密度对旱地甘蓝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赵圆峰;王娟玲;刘恩科;张伟;贺亭峰;王晓娟
关键词:甘蓝脉冲式注水移栽机;旱作甘蓝;种植密度;水分利用效率;产量
-
EMS诱变技术在小麦上的应用
作者:曹亚萍;武银玉;范绍强;张凤琴;连晋;高炜
关键词:小麦;甲基磺酸乙酯;化学诱变;突变体
-
晋南麦区麦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时空生态位研究
作者:范绍强;武银玉;连晋;王全亮;贾明光;李争艳;曹亚萍
关键词:麦蚜;天敌;时间;空间;生态位
-
萌发期和苗期玉米转海藻糖合酶基因的抗旱性研究
作者:董春林;张彦琴;杨丽莉;梁改梅;杨睿;常建忠;赵巧红;张明义
关键词:转海藻糖合酶基因;玉米;抗旱性;PEG模拟干旱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