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杂草防控模式对茶叶产量品质、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声传 1 ; 马林红 1 ; 贺圣凌 2 ; 陈智雄 1 ; 林长松 3 ; 鄢东海 4 ; 徐霖 1 ;

作者机构: 1.贵阳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3.贵州理工学院

4.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茶园;杂草防控;产量品质;土壤肥力;土壤酶活性;经济效率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2 年 007 期

页码: 170-1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究茶园不同杂草防控模式的效果,寻找成本低、效果好、无污染的措施,为茶园杂草绿色高效防控提供理论支撑.于2019~2020年在同一幼龄茶园设置清耕(CK)、间作'茶肥1号'(T1)、防草布覆盖(T2)和黑色地膜覆盖(T3)试验,测定4个处理的杂草生物量、茶叶产量、茶叶品质成分、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并比较分析经济效率.结果表明,杂草生物量为CK>T3>T1>T2,CK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间茶叶产量、品质成分无显著差异,T1产量、酚氨比略低于其他处理.T1、T2、T3的土壤湿度分别为76.5%、78.2%、63.8%,显著高于CK(49.8%).T2的土壤pH值比CK低7.3%.T1可提高土壤肥力,T2、T3可降低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含量.土壤淀粉酶活性为T3>T1>CK>T2,T2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为T1>CK>T2>T3,各处理间差异显著.T1、T2、T3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CK低3.1%、2.8%、4.9%.T1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CK,T2、T3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略低于CK.T2的根际(T2R)、防草布边缘(T2WCE)和大行中间(T2MBL)的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为29.28、57.60和17.16 mg·g-1·24 h-1.T2WCE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T2R、T2MBL.T2MBL的土壤脲酶活性,显著低于T2R、T2WCE.T2MBL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T2R、T2WCE.T1、T2、T3每年每公顷总成本分别为CK的79.5%、62.6%、58.3%.可见,T2的综合效果最好,但存在有机碳、磷等元素分解相关酶的活性降低,以及反硝化作用增强等问题,还需优化完善.

  • 相关文献

[1]茶园幼龄期管理. 赵华富. 2010

[2]贵州新发展茶园土壤的酸碱度探析. 周国兰,赵华富,孙继海,何萍. 2010

[3]茶园防旱御旱措施概述. 张小琴,周富裕,梁远发. 2012

[4]非常规茶园修剪方式对低产低效茶园产质量的影响. 曹雨,崔晓明,罗显扬,赵华富,段学艺. 2011

[5]贵州无公害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姚雍静. 2007

[6]浅析贵州茶园潜在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及防治措施. 胡伊然,赵华富,莫雪,易维洁,刘慧龙,张钦. 2015

[7]贵州茶园土壤养分调查分析. 周国兰,赵华富,王校常,孙继海,何萍. 2009

[8]修剪施肥相结合对低产低效茶园茶叶品质的影响. 曹雨,崔晓明,罗显扬. 2012

[9]贵州重点茶区茶园土壤pH值和主要养分分析. 张小琴,陈娟,高秀兵,段学艺,曹雨,赵华富,王家伦. 2015

[10]贵州茶园土壤氮、磷流失的危害及其防控. 胡伊然,周雪,莫雪,刘慧龙,易维洁,张钦. 2015

[11]贵州低产低效茶园的成因及规范化改造关键技术. 崔晓明,段学艺,曹雨,罗显扬,胡华建. 2012

[12]贵州碾茶茶园栽培管理技术. 黄富贵,刘晓霞. 2018

[13]贵州中部地区茶园茶棍蓟马的空间分布. 张莉,杨春,李帅,孟泽洪,赵兴丽,罗林丽,周玉锋. 2019

[14]贵州不同茶区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分析评价. 李渝,刘彦伶,黄兴成,张雅蓉,周国兰,周富裕,蒋太明. 2018

[15]高温火焰对幼龄茶园杂草的防除效果. 何秀龙,冉海燕,兰献敏,陈仕红,叶照春. 2022

[16]我国茶园土壤酸化阻控技术研究进展. 杨叶华,刘彦伶,李渝,黄兴成,张松. 2023

[17]利用色盆法对贵州生态茶园传粉昆虫的比较研究. 胡阳,耿坤,刘霞,张玉,胡吉峰,吴琼,谈孝凤. 2021

[18]不同化肥减施技术下茶叶产量、品质、养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 刘声传,林开勤,梁思慧,何萍,魏杰,鄢东海,徐霖,何国菊,周玉锋. 2021

[19]贵州省茶园杂草群落组成及发生特点. 陈仕红,兰献敏,冉海燕,何秀龙,叶照春,何永福. 2020

[20]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揭示不同施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季节性影响. 周雪,刘声传,周玉锋,林开勤,周富裕.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