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玉莲 1 ; 黄春艳 1 ; 王宇 1 ; 黄元炬 1 ; 朴德万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哈尔滨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耕作模式;大豆田;杂草种子库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6 年 44 卷 31 期
页码: 89-93+104
摘要: [目的]明确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方法]采用杂草种子萌发法,调查玉米大豆轮作区翻耕和免耕2种耕作模式下大豆田0~30 cm土层土壤杂草种子库组成及特征。[结果]2013—2015年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翻耕大豆田杂草共有16科28种,免耕大豆田杂草共有15科26种,有22种杂草在翻耕和免耕大豆田均有分布。翻耕田主要优势杂草为稗草、铁苋菜、龙葵、藜和委陵菜,免耕田主要优势杂草为龙葵、铁苋菜、稗草、藜和马唐,杂草类型以阔叶杂草为主,禾本科杂草较少。翻耕大豆田杂草种子库密度为3 248.2粒/m2,主要分布在0~5、15~20、20~25 cm土层,其中稗草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免耕大豆田杂草种子库密度为3 181.5粒/m2,主要分布在0~5、20~25、25~30 cm土层,其中龙葵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不同耕作模式优势杂草在土层中的分布有一定差别,稗草在翻耕田主要分布于0~5、10~15、20~25 cm土层,而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20~25 cm土层;龙葵在翻耕田主要分布于5~10、20~25 cm土层,而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20~25 cm土层。[结论]免耕和翻耕对大豆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影响不大,不同耕作模式对杂草相对优势度和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有一定影响。
- 相关文献
[1]40 g/L喹禾糠酯乳油对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效. 宋伟丰. 2022
[2]47%三氟羧草醚·灭草松水剂对大豆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效. 宋伟丰,王广金. 2020
[3]应用霸焚、霸寅防除大豆田阔叶杂草研究初报. 孙宝宏,陈铁保,黄春艳,王宇. 2000
[4]黑龙江省北部大豆田杂草调查. 黄春艳,陈铁保,王宇,孙宝宏. 2000
[5]大豆田后茬作物对金豆残留的药害反应. 黄春艳,陈铁保,王宇,孙宝宏. 2000
[6]83%丙炔氟·嗪草酮·乙草胺乳油对大豆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 宋伟丰. 2022
[7]12%虎威微胶囊防除大豆田阔叶杂草试验. 王宇,陈铁保,黄春艳,孙宝宏. 2000
[8]10.8%吡氟禾草灵乳油防除大豆田禾本科杂草药效试验. 刘伟. 2010
[9]如何提高北部高寒区大豆田除草剂的应用效果. 王万霞. 2005
[10]10.8%吡氟禾草灵乳油防除大豆田禾本科杂草药效试验. 刘伟. 2010
[11]虎威及其混剂防除大豆田阔叶杂草试验效果初报. 朴英. 2006
[12]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邵珊珊,石绍河,陈维元,付亚书,姜世波,曲梦楠,陈琦. 2018
[13]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宋秀丽,林小娟,王冰雪,靳晓燕,庞爱国,于晓波,孙士明. 2021
[14]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的影响. 黄春艳,王宇,黄元炬,朴德万. 2010
[15]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孙羽,冯延江,王麒,卞景阳,曾宪楠.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饲用高粱利用关键技术及效果评价
作者:王佳;钟鹏;姚爽;李旭业;吴宪;金永顺;朱中华;徐婷婷;王宇
关键词:饲用;高粱;种植要点;关键技术;效果评价
-
新型羊舍电动撒料车研究与试验
作者:王宇
关键词:舍饲;喂料;狭窄;高饲喂槽
-
黑龙江省稻田稗草对氰氟草酯抗性研究及药剂筛选
作者:李广雨;黄元炬;王春;张苏新;王芊
关键词:稻田稗草;氰氟草酯;抗性水平;药剂筛选
-
没食子酸添加量对米糠蛋白-没食子酸复合物性质的影响
作者:钱颖;王宇;姚爽;王德香;高海娟;刘晓兰;郑坤明;许英一
关键词:米糠蛋白;没食子酸;结构;功能性质
-
高粱在动物饲料中的作用与优化研究
作者:王佳;钟鹏;姚爽;李旭业;金永顺;朱中华;徐婷婷;王宇
关键词:高粱;动物饲料;作用;优化
-
42%精异丙甲草胺·异噁唑草酮·莠去津悬乳剂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
作者:郭小桐;王宇;罗婵;丛克强;魏相峰;郭玉莲
关键词:玉米;精异丙甲草胺·异噁唑草酮·莠去津悬乳剂;除草剂;杂草防效;产量
-
纳米技术在除草剂制备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黄元炬
关键词:纳米技术;除草剂;纳米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