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QTL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晓军 1 ; 路明 1 ; 张世煌 1 ; 周芳 1 ; 曲延英 2 ; 谢传晓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株高;穗位高;QTL定位

期刊名称: 遗传

ISSN: 0253-9772

年卷期: 2008 年 30 卷 11 期

页码: 1477-14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玉米自交系掖478和丹340构建了397个F2:3家系群体,利用双亲间多态的150个共显性SSR标记绘制分子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1478.7cM,标记间平均距离10.0cM。在5种环境下对株高和穗位高性状进行鉴定,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21个株高QTL和25个穗位高QTL。于第1和5染色体的umc2025-umc1035及umc1822-bnlg1118区域检测到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2.2%和14.9%的株高QTL。于第3和5染色体的phi029-umc1102及phi109188-bnlg1118区域检测到平均贡献率达到10.2%和22.8%的穗位高QTL。第5染色体的Bin5.05-5.07区域可能存在控制株高和穗位高的主效QTL。株高和穗位高的基因作用方式主要是加性和部分显性效应。文章还分析了群体大小及试验环境对株高和穗位高QTL定位结果的影响。

  • 相关文献

[1]三个超高产夏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生产及光合特性. 杨今胜,王永军,张吉旺,刘鹏,李从锋,朱元刚,郝梦波,柳京国,李登海,董树亭. 2011

[2]九育27玉米及其种植要点. 张岩,赵华. 2007

[3]玉米株高和穗位遗传模型测验. 杨伟光,苏颖,张建华,曲祥春,耿晓君. 2000

[4]玉米单倍体高自然加倍材料吉Gjb335DH3的遗传分析与QTL初定位研究. 才卓,徐国良,于明彦,任军,代玉仙,李淑华,郭琦,刘小丹,武阳春,杜金洹. 2020

[5]玉米禾谷镰孢穗腐病抗性的QTL定位. 王梓钰,李世界,闻竞,莫蓝月,沈彦岐,韩四平,张艳. 2022

[6]用3种方法定位玉米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和耐碱相关性状QTL. 张春宵,李淑芳,金峰学,刘文平,李万军,刘杰,李晓辉. 2019

[7]蚯蚓粪生物有机肥在盆栽蔬菜中的应用. 庞凤仙,王彦靖,崔彦如,刘伟,谢娇,刘迎春,程晓东,凤鹏,高海. 2017

[8]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藜麦形态指标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姚丹,李雪莹,韩笑,张君,曲祥春. 2021

[9]大豆主茎节数、节间长度遗传分析及与株高关系研究. 闫昊,王博,刘宝泉. 2010

[10]不同光照和水分处理对驯化栽培黄精株高的影响. 张蕾光,杨波,李莉,王宝贵. 2014

[11]水稻矮秆小粒突变体dsg-j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金久岩,姜文洙,严永峰,吴涛,朴日花,陈莫军,金成海. 2024

[12]矮秆大豆株高遗传及主茎节间长度相关分析. 闫昊,刘宝泉,王博. 2009

[13]苏打盐碱水田不同肥水耦合模式对‘吉粳51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刘晓亮,侯立刚,齐春艳,刘亮,马巍,付胜,郭希明,付珍玉,隋鹏举. 2017

[14]不同处理及驯化栽植龄期对黄精株高变化影响研究. 张蕾光,杨波. 2015

[15]残膜对玉米出苗及根系伸长的研究. 高玉山,孙云云,窦金刚,马福权,张金娟. 2013

[16]大豆株高QTL定位及候选基因挖掘. 郑海洋,侯立龙,曹富斌,魏茹茹,谢建国,蒋洪蔚,陈庆山. 2023

[17]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S3307对绿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郝曦煜,马信飞,刘婷婷,王英杰,肖焕玉,梁杰. 2023

[18]中国粒用杂交高粱的绿色革命. 陈冰嬬,唐玉劼,张丽霞,周宇飞,于淼,石贵山,王新鼎,李扬,高士杰,陆晓春,王鼐,刁现民. 2025

[19]甘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吴胜男,孙凯,张海,刘峰,王凤. 2022

[20]基于90K芯片SNP标记的小麦遗传图谱构建及抗纹枯病QTL定位. 崔德周,李永波,樊庆琦,隋新霞,黄承彦,楚秀生.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