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缓冲带植物在滨岸缓冲带中的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吉国强 1 ; 韩伟宏 2 ; 赵国斌 3 ;

作者机构: 1.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3.山西省科技教育扶贫工作站

关键词: 滨岸缓冲带;面源污染;抗侵蚀性;悬浮物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1 年 39 卷 08 期

页码: 850-852

摘要: 对高羊茅、紫穗槐、柽柳3种植被不同配置方式缓冲带对径流水中固体颗粒悬浮物(SS)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本缓冲带对SS的净化效果明显,可净化约83.81%的SS;3块样地沿程截流污染物效果为:草本带>灌木带≈小乔木带。通过对土壤抗侵蚀能力的评估可知,草本可提高5~20 cm土层的抗侵蚀能力,灌木可提高15~30 cm土层的抗侵蚀能力,乔木可提高25~40 cm土层的抗侵蚀能力。

  • 相关文献

[1]山西省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研究. 赵晓强,王闰平,张元庆. 2018

[2]棉花清洁生产技术体系探讨. 邵新胜,陈宾,梁哲军,王玉香,赵海祯,王慧杰,齐宏立.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