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QTL作图群体与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灿东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关键词: 大豆;数量性状;遗传标记;作图群体;QTL分析

期刊名称: 大豆科技

ISSN: 1674-3547

年卷期: 2014 年 03 期

页码: 20-22

摘要: 随着农作物数量性状研究的逐渐深入,作图群体的选择越来越科学,遗传图谱的构建越来越密集,QTL定位水平越来越准确。文中全面系统的综述了大豆遗传作图群体的种类、方法及优缺点,QTL定位的发展、改进与创新,为大豆数量性状的研究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大豆脂肪酸含量的QTL分析. 苗兴芬,朱命喜,徐文平,丁俊杰,于凤瑶,于永梅,杜升伟,刘春燕,陈庆山,胡国华. 2010

[2]大豆耐旱选择群体QTL定位. 李灿东,蒋洪蔚,刘春燕,郭泰,王志新,吴秀红,郑伟,邱鹏程,张闻博,宋英博,栾奕娜,陈庆山,胡国华. 2011

[3]多环境条件下大豆倒伏性相关形态性状的QTL分析. 范冬梅,杨振,马占洲,曾庆力,杜翔宇,蒋洪蔚,刘春燕,韩冬伟,栾怀海,裴宇峰,陈庆山,胡国华. 2012

[4]多环境条件下大豆倒伏性相关形态性状的QTL分析(英文). 范冬梅,杨振,马占洲,曾庆力,杜翔宇,蒋洪蔚,刘春燕,韩冬伟,栾怀海,裴宇峰,陈庆山,胡国华. 2012

[5]大豆耐旱选择群体基因型分析与株高QTL定位. 李灿东,蒋洪蔚,郭泰,王志新,吴秀红,郑伟,陈庆山,胡国华. 2011

[6]大豆二粒荚库容含量的多年QTL分析. 杨振,沈岩茹,韩冬伟,刘春燕,蒋洪蔚,陈庆山,胡国华. 2011

[7]大豆耐旱选择群体叶片持水能力QTL定位. 李灿东,苗兴奋,蒋洪蔚,郭泰,王志新,吴秀红,郑伟,刘春燕,邱鹏程,张闻博,栾奕娜,陈庆山,胡国华. 2011

[8]辣椒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创新及新品种(品系)培育. 郭亚华,谢立波,王雪,邓立平. 2004

[9]粳稻品系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力的研究. 姜龙. 2003

[10]利用数量性状多元遗传选育玉米自交系. 白艳凤. 2002

[11]春小麦几个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刘宁涛,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车京玉,高凤梅,张起昌. 2007

[12]辣(甜)椒数量性状遗传变异的研究. 詹筠. 1992

[13]白三叶种质资源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与相关性研究. 王建丽,申忠宝,潘多锋,张瑞博,李道明,钟鹏,邸桂俐,高超,李佶恺. 2012

[14]黑龙江省大豆品种聚类分析初探. 胡立成,姚远,李秀兰,张玉华. 1991

[15]寒地早熟玉米杂交种优势组合主要性状分析. 汪德润,陈凤芝. 1997

[16]灰色关联分析在大豆育种数量性状选择上的应用. 王淑荣. 2000

[17]灰色关联分析应用于大豆主要数量性状选择上的研究. 王淑荣. 1995

[18]玉米新品种DUS测试中数量性状的适宜样本容量研究. 李祥羽. 2009

[19]灰色关联分析在水稻育种数量性状选择上的应用. 姜龙. 2003

[20]辣椒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创新及新品种(品系)培育. 郭亚华,刘录祥,谢立波,王雪,邓立平.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