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谢婷婷 1 ; 赵欢 2 ; 肖厚军 2 ; 陈云梅 1 ; 秦松 2 ; 胡岗 2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农学院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氮素利用;产量;新型缓释肥料;干物质积累量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2024-20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新型缓释肥对鲜食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利用、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贵州黄壤区鲜食玉米种植的新型缓释肥料,采用盆栽试验,设不施N(T1)、习惯施肥(T2)、包膜缓释肥(T3)、稳定性缓释肥(T4) 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新型缓释肥料对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生物性状、玉米全氮积累量、光合特性、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缓释肥均能提高玉米产量,以包膜缓释肥最高,达65.31g·株-1;在玉米收获期,施用包膜缓释肥的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为127.89 g·株-1,显著高于另一种新型缓释肥料;玉米株高和茎粗表现出稳定性缓释肥>包膜缓释肥,穗位高和叶绿素均表现出包膜缓释肥>稳定性缓释肥,但两种缓释肥料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各产量构成要素指标除百粒重外,均以施用包膜缓释肥处理最优;玉米全氮积累量随着生育期的增加,逐渐由叶、茎转向籽粒,在收获期以包膜缓释肥处理最高,占整株的58.2%;氮素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表观利用率以包膜缓释肥处理最高,分别为13.73 g·g-1、17.42 g·g-1和68.49%,但两种新型缓释肥料之间无显著差异;施用新型缓释肥料能够显著提高玉米光合特性,其中Pn、Tr和Gs在拔节期达到峰值。综上,包膜缓释肥对干物质积累量、生物性状、产量构成要素、光合特性、全氮积累量及肥料利用率产生积极影响,并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可见,包膜缓释肥更适合于贵州黄壤区鲜食玉米的高产栽培。
- 相关文献
[1]拔节期钾肥施用量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积累量的影响. 李青风,高杰,彭秋. 2019
[2]不同生物菌肥对山地辣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叶勇,吴康云,肖玖军,邓廷飞,牟玉梅,张力,涂德辉,邢丹. 2022
[3]施氮量对黔中地区甘蓝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英文). 蒋亚,蔡景行,吴道明,王国坤,胡元伦,柴冠群. 2023
[4]炭基肥对贵州黄壤鲜食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谢婷婷,赵欢,肖厚军,陈云梅,胡岗,秦松. 2022
[5]新型肥料对贵州黄壤区玉米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赵欢,张萌,刘海,肖厚军,秦松,崔宏浩,郑常祥,祝云芳. 2017
[6]油菜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侯燕,侯剑. 2004
[7]桑园隔年伐条技术初报. 李开林,杨胜特,胡仕叶,万昌荣,罗朝斌. 2009
[8]种植密度及行距对马铃薯宣薯2号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秦智慧,邓禄军,夏锦慧. 2012
[9]地膜覆盖对食用型甘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宋吉轩,毛堂芬,李云. 2012
[10]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高海拔地区马铃薯会-2号产量的影响. 孙伟,李标,邓宽平,雷尊国. 2011
[11]不同栽培密度对油菜黔油28号产量的影响. 石梅,杜才富,沈奇,秦信蓉,张敏琴,雷绍林. 2010
[12]浅谈花溪灰萝卜种子最佳收获期. 李娟,雷霞,牟琼,杨春燕. 2015
[13]不同生长调节剂对中产稻田水稻根系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何佳芳,芶久兰,肖厚军,赵欢. 2014
[14]平衡施肥对水稻金优527产量的影响. 宋兴香,张德平,杨晓芬,张中和,古雁滨,胡萍,陈正刚. 2009
[15]8份饲用小黑麦在贵阳的生态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评价. 张瑜,高碧荣,龙忠富,李娟. 2016
[16]黔西南州不同立地条件下黄褐毛忍冬的生长发育与产量调查. 颜艳. 2014
[17]贵州春马铃薯生物效应及土壤肥力对不同类型缓释肥的响应. 张萌,马智黠,徐永康,张荣华,芶久兰,陈龙,周瑞荣,柳玲玲,何佳芳. 2017
[18]绿肥压青对甘蔗产量及抗旱性的影响. 刘鹏飞,李向勇,张正学,罗凯,雷朝云. 2015
[19]马铃薯新品种冀张薯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标,李飞,雷尊国. 2015
[20]紫云英还田对常规红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学海,周维佳,李敏,周彩霞,罗德强,姬广梅,李立江,丁艳锋,王绍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贵州黄壤区连续翻压绿肥配合化肥减量对玉米生长、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廖恒;况胜剑;张钦;张爱华;秦松;姚单君;崔宏浩
关键词:贵州;黄壤;玉米;绿肥;化肥减量;养分;产量
-
贵州岩溶地区土壤-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系统Cd迁移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刘桂华;王德美;秦松;柴冠群;罗沐欣键;范成五
关键词:岩溶区;红托竹荪;Cd;迁移累积;形态
-
改性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进展及其机制分析
作者:王丽;蔡景行;邵代兴;范洪黎;王娅娟;秦松;范成五
关键词:改性生物炭;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
-
朝天椒果实Cd富集特征及原因分析
作者:柴冠群;杨娇娇;秦松;刘桂华;王丽;范成五
关键词:路径分析;土壤理化性质;辣椒Cd富集因子;相关分析
-
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Cd吸收特征及食用安全性评价
作者:柴冠群;周礼兴;王丽;刘桂华;秦松;曹艳;范成五
关键词:马铃薯;镉;品种;食用安全性评价
-
豆科绿肥还田及氮肥减施对黄壤玉米生长的影响
作者:魏全全;张萌;柳玲玲;顾小凤;秦松;芶久兰
关键词:绿肥;氮肥减施;黄壤;玉米;生长
-
翻压绿肥减施化肥下贵州猕猴桃果实快速增长期的叶片性状与土壤养分特征
作者:张钦;吴兴洪;姚单君;张爱华;况胜剑;廖恒;朱青;秦松
关键词:猕猴桃;绿肥;快速增长期;叶片;化肥减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