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宋秀丽 1 ; 林小娟 1 ; 王冰雪 2 ; 靳晓燕 3 ; 庞爱国 3 ; 于晓波 3 ; 孙士明 3 ;

作者机构: 1.岭南师范学院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3.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耕作模式;土壤理化性质;玉米生长;半干旱农业区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7-15

摘要: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水土流失严重,春季玉米生长环境恶劣,为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玉米增产,研究分析深松、深松秸秆还田、深翻秸秆还田和旋耕对春季土壤理化指标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水分和>0.25mm土壤团粒结构占比。深翻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增加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和pH。在苗期深松秸秆还田玉米根长、根条数、根干重、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植株干重最高。在拔节期深翻秸秆还田玉米根长、根条数、根干重、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植株干重最高。与旋耕相比,秋季深松秸秆还田和深翻秸秆还田玉米产量分别增加了2.8%和4.1%。苗期根条数的增加能够显著影响苗期茎粗、苗期植株干重。拔节期根长对拔节期株高影响显著。拔节期根干重与拔节期茎粗显著相关。>0.25mm团粒结构利于土壤中有效磷的积累,而pH的增加不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可以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的含量。

  • 相关文献

[1]精量穴播对玉米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玉涛,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王俊河. 2017

[2]土壤性状和玉米生长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 徐莹莹,靳晓燕,庞爱国,于晓波,孙士明,王俊河,赵秀梅. 2022

[3]机械深松对苏打盐碱土盐碱特征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顾鑫,李娜,任翠梅,王丽娜,芮海英,张丽娜. 2024

[4]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邵珊珊,石绍河,陈维元,付亚书,姜世波,曲梦楠,陈琦. 2018

[5]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郭玉莲,黄春艳,王宇,黄元炬,朴德万. 2016

[6]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的影响. 黄春艳,王宇,黄元炬,朴德万. 2010

[7]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孙羽,冯延江,王麒,卞景阳,曾宪楠. 2014

[8]切根和施氮对退化羊草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陈积山,孔晓蕾,朱瑞芬,张强,邸桂俐,康欣彤,陆娟. 2018

[9]微生物菌剂及硅肥对盐碱地水稻生长发育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丁俊杰,刘凯,姚亮亮,高雪冬,张茂明,刘伟,顾鑫,杨晓贺,邱磊,来永才. 2022

[10]生物熏蒸对大棚连作茄子产量和黄萎病发病率影响. 李淑敏,郑成彧,张润芝,杨自超,曲红云,刘彤彤,袁睿,姚小桐,王雪蓉,许宁,张春怡. 2017

[11]松嫩盐碱退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离子变化规律分析. 韦银珠,李家红,孙雪铜,刘杰淋,肖汇川,李浩天,付楚涵,宋雪,张强,秦立刚. 2024

[12]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技术. 臧秀法,李馨,李世柱,王海翔,黄文明,刘颖. 2024

[13]秸秆生物炭在农田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张美芝,耿煜函,张薇,林昕,温佳旭,陈雪丽,肖洋. 2021

[14]深松对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王晨,徐婷,谭可菲,刘玉涛. 2022

[15]施肥对退化草原植物群落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高中超,迟凤琴,赵秋.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