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卜玉山 1 ; 梁美英 1 ; 张广峰 1 ; 郭淑红 1 ; 史晓凯 1 ; 马茹茹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有机形态磷;无机形态磷;速效磷;相关性;通径分析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8151

年卷期: 2011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193-199

摘要: 研究了山西中部和中西部盆地与丘陵区26个石灰性土壤的磷素总量及其形态差异,并利用通径分析分析了不同磷素形态与速效磷的关系,以了解供试土壤利用状况对土壤磷素总量、形态分布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无机、有机磷总量均差异明显,无机磷以Ca-P为主,有机磷以MLOP为主。大棚石灰性褐土无机磷中Ca2-P、Ca8-P和Al-P显著高于其它供试土壤,且Ca8-P含量超过Ca10-P,有机磷中MLOP显著高于其它供试土壤,且LOP和MROP含量也较高。无机形态磷与速效磷均显著正相关,除HROP外,其余有机形态磷与速效磷均为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Ca2-P对速效磷的直接影响达显著水平,其余无机形态磷的间接影响均达显著水平;MLOP和LOP对速效磷的直接影响均达显著水平,LOP和MROP的间接影响都达显著水平,HROP既无直接影响,也无间接影响。利用管理强度特别是施肥不同是导致供试石灰性土壤有机和无机磷总量及其不同形态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通径分析不同形态磷素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更为简单明确。

  • 相关文献

[1]石灰性土壤吸磷差异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梁美英,卜玉山,张广峰,郭淑红. 2011

[2]石灰性土壤中解磷优势菌的筛选研究. 郜春花,王岗,董云中,焦晓燕,张乃明. 2005

[3]北方石灰性土壤磷的研究动向. 赵建强,白大鹏,刘富. 1993

[4]从养分平衡看山西省富钾土壤的钾素补充. 白大鹏,赵建强. 1991

[5]不同施磷水平对饲用柠条营养和产量的影响. 杨治平,张强,周怀平,陈明昌. 2010

[6]硫磺在石灰性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湛润生,岳新丽. 2009

[7]解磷剂对种植小麦石灰性土壤磷的影响. 杨跃江,张定一,邵海林,党建友,裴雪霞,吴忠攀,王全亮. 2006

[8]石灰性土壤的养分(N)资源特征与固氮菌生态分布. 史清亮,周怀平,李成学. 2006

[9]石灰性土壤固氮菌资源分布与生态环境调控. 史清亮,郜春花,李彩萍. 2006

[10]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张京社,杨玉东,王志忠,赵俊彪. 2006

[11]西北地区芝麻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 吕伟,韩俊梅,文飞,任果香,王若鹏,刘文萍. 2020

[12]玉米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 李洪,王瑞军,王彧超,郗小倩. 2018

[13]绿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张旭丽. 2020

[14]不同地理种群麦长管蚜对杀虫剂的抗药性与相关解毒酶的通径分析. 武银玉,曹亚萍,范绍强,赵飞,邢鲲. 2020

[15]制干辣椒若干数量性状遗传研究. 杨广东,雷锋进,张战备,耿波,郭瑜敏. 1999

[16]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裴雪霞,王姣爱,党建友,张定一. 2007

[17]谷子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王瑞,李中青,郭二虎,李齐霞,祁丽婷,王敏,孙万荣,邬志远,米鹏伟,张艾英,任先忠. 2019

[18]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裴雪霞,王姣爱,党建友,张定一. 2007

[19]小麦叶片气孔性状与产量和抗旱性的关系. 王曙光,李中青,贾寿山,孙黛珍,史雨刚,范华,梁增浩,景蕊莲. 2013

[20]晋中地区主栽大豆品种产量影响因素浅析. 张越,赵丽,王创云,牛学谦,邓妍,郭虹霞,张丽光,王陆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