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稻秸还田与播后镇压对稻茬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顾克军 1 ; 张斯梅 1 ; 顾东祥 1 ; 张传辉 1 ; 石祖梁 1 ; 许博 1 ; 杨四军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秸秆还田;镇压;稻茬小麦;出苗;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5 年 29 卷 11 期

页码: 2192-21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秸秆还田与镇压处理对稻茬小麦产量形成与籽粒品质的影响,在田间设置了秸秆还田(稻秸全量还田S1和稻秸不还田S0)与镇压(播后镇压R1和播后不压R0)2因素随机试验。结果表明,稻秸还田显著降低了小麦出苗率,平均下降了25.1%,导致最终成穗数显著下降,但穗粒数与千粒重都有所增加,有效弥补了穗数的不足,最终产量与秸秆不还田处理无显著差异。与稻秸不还田处理相比,稻秸还田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提高了12.7%,出粉率平均提高了5.0%,而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与稳定时间没有变化。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播后镇压显著提高了小麦出苗率,与不镇压相比,平均出苗率提高了39.0%,单位面积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也略有增加,实际单产显著增加,增产幅度达16.5%;小麦籽粒品质得到一定改善,吸水率、出粉率、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都略有提高。在稻麦轮作区,秸秆还田后小麦播后及时进行镇压将有助于提高产量,改善籽粒品质,本研究对于推动秸秆还田与提高稻茬小麦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稻秸还田与播种方式影响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大田试验研究(英文). 张斯梅,顾克军,樊平声,许博,张传辉,顾东祥,张恒敢,于建光,杨四军. 2017

[2]稻秸还田与播种方式影响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大田试验研究. 张斯梅,顾克军,许博,张恒敢,顾东祥,石祖梁,张传辉,杨四军. 2016

[3]不同麦秸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常勇,黄忠勤,周兴根,孙克新,周涧楠,丁震乾,王波,李小珊. 2018

[4]不同麦秸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常勇,黄忠勤,周兴根,孙克新,周涧楠,丁震乾,王波,李小珊. 2018

[5]秸秆还田下化肥减施对苏北地区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晏军,王伟义,李斌,李亚芳,蒋润枝,沈明晨,王春云,崔必波. 2021

[6]秸秆还田对土壤生态及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高俊,汪慧泉,顾东祥,张斯梅,张传辉,顾克军. 2023

[7]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大蒜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陆信娟,刘灿玉,樊继德,赵永强,张碧薇,史新敏,杨青青,葛洁,杨峰. 2022

[8]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卢百关,杜永,李筠,王宝祥,周振玲,孙中伟,杨波,秦德荣,徐大勇. 2015

[9]不同播种方式和肥料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杜小凤,顾大路,杨文飞,文廷刚,贾艳艳,徐建明,刘廷武,李正鹏,王伟中. 2021

[10]不同机械耕播方式对稻茬小麦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薛亚光,石吕,韩笑,魏亚凤,石晓旭,杨美英,刘建. 2021

[11]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李福建,徐东忆,吴鹏,乐韬,朱敏,李春燕,朱新开,杨四军,丁锦峰,郭文善. 2021

[12]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晚播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顾大路,杜小凤,杨文飞,文廷刚,贾艳艳,钱新民,孙爱侠,施洪泉,高怀中,王伟中. 2020

[13]起垄覆膜与土壤脱盐剂对江苏沿海中重度盐碱地棉花成苗和产量的影响. 崔必波,韩勇,王伟义,吉荣龙,孙扣忠,李亚芳,耿安红,费月跃,王军. 2016

[14]滩涂盐碱地不同种植方式的生态效应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王永慧,孙艳茹,陈建平,张萼,高进,王为,戚永奎,陈涛,王海洋. 2020

[15]稻秸还田下耕作与播种方式对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 张斯梅,顾克军,张恒敢,顾东祥,张传辉,杨四军. 2017

[16]苏南太湖稻区稻茬小麦光温综合生产力. 葛自强,董明辉,顾俊荣,陈培峰. 2014

[17]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 石祖梁,王飞,张传辉,顾东祥,顾克军,杨四军,张斯梅. 2014

[18]江苏省稻茬小麦少免耕生产技术规程. 杜小凤,吴传万,顾大路,钱新民,王伟中. 2018

[19]江苏省稻茬小麦少免耕生产技术规程. 杜小凤,吴传万,顾大路,钱新民,王伟中. 2018

[20]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干物质和氮磷钾垂直分布的影响. 石祖梁,王飞,顾克军,张传辉,顾东祥,李想,孙仁华,杨四军.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