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福州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和嘧霉胺抗药性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仁 1 ; 陈群航 1 ; 杜宜新 2 ; 俞晓利 3 ; 陈福如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福清绿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关键词: 灰霉病菌;腐霉利;嘧霉胺;抗药性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5 年 02 期

页码: 180-183

摘要: 从福州福清、长乐、连江、闽清4地设施栽培的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等蔬菜作物上采集灰霉病菌147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检测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和嘧霉胺2种杀菌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福州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嘧霉胺都产生较高的抗性。腐霉利对灰霉病菌的EC50范围为0.063 4~10.057 9μg·mL-1,抗性频率平均值为76%,嘧霉胺对灰霉病菌的EC50范围为0.105 2~102.346 5μg·mL-1,抗性频率平均值为73%,2种杀菌剂抗性频率最高都达100%,其中对腐霉利高抗菌株70个,高抗频率达48%;对嘧霉胺高抗菌株79个,高抗频率达54%。从地域上看,福清、长乐、连江、闽清4地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和嘧霉胺抗性频率平均值分别为74%、73%、82%、73%和84%、82%、74%、51%,闽清县对2种药剂抗药性稍低,其他3个县市差异不大。从寄主作物看,番茄、茄子、辣椒、黄瓜上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和嘧霉胺抗性频率平均值分别为77%、73%、73%、78%和74%、73%、67%、76%,4种寄主上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和嘧霉胺抗性频率差异不大。不同寄主间的发病程度与抗药性大小无显著相关。

  • 相关文献

[1]3种不同施药方法防治大棚番茄灰霉病试验. 陈仁,陈群航,杜宜新,俞晓利,陈福如. 2014

[2]福建省3个地区茶小绿叶蝉对5种常用农药的抗药性比较. 李良德,王定锋,吴光远,曾明森. 2020

[3]小菜蛾抗药性研究及其治理. 何玉仙,杨秀娟,翁启勇. 2001

[4]烟粉虱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机理. 何玉仙,黄建,杨秀娟,翁启勇. 2007

[5]一种茶园小绿叶蝉抗药性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李良德,王定锋,李慧玲,张辉,曾明森,吴光远. 2016

[6]稻瘟病菌对稻瘟灵、异稻瘟净和三环唑的敏感性. 杜宜新,李科,阮宏椿,杨秀娟,甘林,陈福如. 2011

[7]闽江流域不同断面大肠杆菌SepA基因序列及耐药性分析. 陈彬,郑斯平,黄文文,郑伟文. 2011

[8]烟粉虱田间种群的抗药性. 何玉仙,翁启勇,黄建,梁智生,林桂君,吴咚咚. 2007

[9]B型烟粉虱田间种群对毒死蜱和敌敌畏抗性的生化机制. 何玉仙,黄建,翁启勇,梁智生. 2008

[10]芦笋茎枯病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药性研究. 陈福如,翁文燊,郑元梅,贺建波. 1993

[11]小菜蛾的抗药性研究. 柳从礼,艾洪木,史梦竹. 2012

[12]茶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监测及不同地区的敏感性差异. 李建宇,史梦竹,傅建炜,游泳,郑丽祯,林涛,杨小完. 2015

[13]黄曲条跳甲酯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郑丽祯,傅建炜,杨广,陈小龙,钟小露,尤民生. 2013

[14]福建省丙环唑不同敏感性玉米小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和致病性.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9

[15]小菜蛾对Bt的抗性及其治理. 余德亿,占志雄,汤葆莎. 1999

[16]福建省致病疫霉交配型分布及对甲霜灵的抗药性. 陈庆河,翁启勇,谢世勇,兰成忠,卢同. 2004

[17]抑制剂存在下不同种群烟粉虱乙酰胆碱酯酶残余活性频率分布及其与抗药性的关系. 何玉仙,赵建伟,黄建,翁启勇,梁智生. 2009

[18]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研究. 何玉仙,杨秀娟,翁启勇,黄建. 2002

[19]水稻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抗药性研究. 宋晰,侯燕华,刘鹏飞,杜宜新,阮宏春,陈福如.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