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福建省大豆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石妞妞 1 ; 阮宏椿 1 ; 揭宇琳 1 ; 陈福如 1 ; 杜宜新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炭疽病;病原菌鉴定;系统进化分析;炭疽菌;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2 年 002 期

页码: 539-5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引起福建省大豆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2018—2019年从福建省福州、三明、莆田、泉州和南平市采集具有大豆炭疽病症状的大豆豆荚,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采集的豆荚样本中共分离获得152株炭疽菌菌株,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分属于3种类型,从3种类型的病原菌中分别选取3株代表菌株进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这9株代表菌株分别与Colletotrichum plurivorum、平头炭疽菌C. truncatum和胶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聚在一起。形态学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引起福建省大豆炭疽病的病原菌有3种,分别为C. plurivorum、平头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其占比分别为10.53%、50.00%、39.47%。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C. plurivorum、平头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对大豆均有致病作用,但不同的菌株致病力存在差异。表明平头炭疽菌是引起福建省大豆炭疽病的主要病原菌,而C. plurivorum为引起我国大豆炭疽病的新纪录种。

  • 相关文献

[1]大豆胶孢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抗性机制及其抗性突变体的适合度. 石妞妞,阮宏椿,陈文乐,陈巧红,陈福如,杜宜新. 2022

[2]枇杷心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林雄杰,王贤达,范国成,胡菡青,许奇志,邓朝军. 2016

[3]柑橘黄龙病病原菌的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 孙大光,郑雪芳,刘波,阮传清,夏育陆,段永平. 2011

[4]建兰炭疽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 姚锦爱,黄鹏,余德亿,吕苏敏,林丽萍. 2011

[5]有机肥氮投入比例对香蕉生长及主要品质影响. 李跃森,吴水金,张帅,林宝妹,李海明,邱珊莲. 2022

[6]兔源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王锦祥,孙世坤,陈岩峰,陈冬金,桑雷,谢喜平. 2022

[7]餐厨垃圾生物炭、炭基肥对种植芥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黄家庆,叶菁,陈彪,翁伯琦,王义祥.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