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菜-菌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静 1 ; 赵夏云 1 ; 瞿飞 1 ; 文林宏 1 ; 王天文 1 ; 李桂莲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园艺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群落结构;多样性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54-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菜-菌轮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4种轮作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样品中真菌和细菌OUT总数分别是2298和15840条,相较于常规轮作模式A,菜-菌轮作模式B、C、D下真菌的OUT总数、ACE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降低显著,Simpson指数增加明显,但细菌的各参数没有显著的差异;其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常规轮作模式A;真菌的优势群落是子囊菌门,相对丰度在66%以上,枝孢属、镰刀菌属两类致病菌群的丰度在菜-菌轮作模式B、C、D中降低明显;细菌的优势群落是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以及酸杆菌门,鞘氨醇单胞菌属、伯克霍尔德氏菌属丰度在菜-菌轮作模式B、C、D中显著提高;聚类分析表明菜-菌轮作模式C、D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度最高,常规轮作模式A可划分为区别于菜-菌轮作模式B、C、D的单独类群。综上所述,菜-菌轮作可降低真菌群落丰度,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同时提高土壤中有益菌群的丰度,降低有害菌群的丰度。

  • 相关文献

[1]翻压绿肥对土壤微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 况胜剑,王文华. 2020

[2]果园生草对梨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 韦鑫,张朝权,谢彩云,张莉,李娟,丁磊磊. 2023

[3]土壤微生物对异噁草酮连续施用的响应. 张盈,吴小虎,李晓刚,段婷婷,徐军,董丰收,刘新刚,郑永权. 2020

[4]益蝽成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碳源代谢功能. 李金梦,孙智荣,田旭,汪汉成,周凤,史彩华,李文红. 2024

[5]黑老虎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分析. 刘涛,马楠,金吉芬,彭志军,李兴忠,汪得凯. 2023

[6]木霉GYSW-6mL在百合根际土壤的定殖及其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赵玳琳,赵诗灿,何海永,谭清群,李继业. 2025

[7]放牧强度与“草土畜”研究进展. 丁磊磊,王普昶,舒健虹,王志伟. 2017

[8]不同品种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特征. 赵兴丽,卯婷婷,张金峰,孟泽洪,李帅,周玉锋. 2019

[9]微生物菌肥对魔芋根际土壤养分及真菌群落的影响. 赵兴丽,姚明勇,罗林丽,刘思睿,贺圣凌,丁海兵. 2025

[10]贵州中部天然暖性草丛草地群落结构特征及放牧承载力分析. WANG Puchang,王普昶,CAI Yiming,蔡一鸣,MO Bentian,莫本田,WU Jiahai. 2013

[11]木霉菌防治烟草根腐病及其土壤优势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陈小均,喻会平,顾怀胜,李凯丽,燕嗣皇. 2007

[12]间作紫苏对猕猴桃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初探. 高宁,王文华,温贺,商志伟,杨森,张恒,邹乙菲,秦嘉浩. 2024

[13]马铃薯套种苦荞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刘辉,卢扬,冯月玲,叶夕苗,张叶,李飞,邓仁菊,张廷刚,王天顺,宋莉. 2023

[14]杂草管理方式对李园及其邻近天然林土壤真菌生态功能的影响. 罗昌国,袁启凤,陈守一,田晓慧. 2023

[15]不同土壤类型肥力变化及典型黄壤地力培育模式效果研究. 李瑞,雷昊,韩峰,吴康,朱华清,梁燕菲. 2025

[16]贵州不同生境半夏内生和根际菌群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陈晓芳,胡天骥,张翔宇,任锡毅,柳敏. 2024

[17]侵染贵州火龙果的仙人指X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变异. 郑乾明,王小柯,马玉华. 2020

[18]不同环境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稻米外观品质QTL定位. 彭强,李佳丽,张大双,姜雪,邓茹月,吴健强,朱速松. 2018

[19]贵州腌鱼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 邹妍,陈中爱,董楠,雷尊国,刘嘉. 2021

[20]‘惠水金橘’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王小柯,郑乾明,罗怿,柏自琴,李文云,李金强,蔡永强.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