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甲苯咪唑、溴氰菊酯和硫酸铜对美洲鲥的急性毒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新铖 1 ; 朱新平 1 ; 刘毅辉 1 ; 洪孝友 1 ; 黄俭城 2 ; 曾敏玲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2.广东省渔政总队番禺大队

3.广东省广州番禺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美洲鲥;甲苯咪唑;溴氰菊酯;硫酸铜;安全质量浓度;温度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5 年 02 期

页码: 66-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静水式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甲苯咪唑、溴氰菊酯和硫酸铜对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的急性毒性。在15℃、20℃和25℃3个温度下,甲苯咪唑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为0.226 mg·L-1、0.077 mg·L-1和0.122 mg·L-1,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为0.194 mg·L-1、0.027 mg·L-1和0.063 mg·L-1;溴氰菊酯96 h-LC50分别为0.386μg·L-1、0.234μg·L-1和0.259μg·L-1,SC分别为0.090μg·L-1、0.061μg·L-1和0.082μg·L-1;硫酸铜96 h-LC50分别为0.320 mg·L-1、0.385 mg·L-1和0.186 mg·L-1,SC分别为0.042 mg·L-1、0.115 mg·L-1和0.019 mg·L-1。根据鱼类毒性等级评价标准,可判定甲苯咪唑在20℃时对于美洲鲥为剧毒药物,在15℃和25℃时为高毒药物,溴氰菊酯在3个温度梯度下均属于剧毒类的药物,硫酸铜在3个温度梯度下均属于中毒类的药物。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美洲鲥各种药物的SC影响很大,因此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根据温度的变化使用药物。

  • 相关文献

[1]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花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聂志娟,徐钢春,顾若波. 2011

[2]温度对美洲鲥耗氧率的影响. 洪孝友,潘德博,朱新平,陈昆慈,李凯彬,张新铖. 2012

[3]4种中草药添加剂对金丝鱼急性毒性响应的研究. 吴旋,于刚,白东清,周文礼. 2010

[4]复方三氯异氰尿酸对短沟对虾各期幼体的毒性. 温为庚,杨其彬,黄建华,周发林,陈旭. 2011

[5]5种常用渔药对蒙古鲌的急性毒性作用. 姜海峰,耿龙武,佟广香,武鹏飞,李晨宇,徐伟. 2016

[6]Cu对云龙石斑鱼幼鱼的生理生态毒性. 靳智欣,徐永江,刘新富,梁友,周鹤庭,崔爱君,刘欣. 2022

[7]5种常用渔药对蒙古!的急性毒性作用. 姜海峰,耿龙武,佟广香,武鹏飞,李晨宇,徐伟. 2016

[8]3种苯胺类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裘丽萍,范立民,刘琦,陈家长. 2016

[9]福尔马林和甲苯咪唑防治网箱赤鲷微杯虫的效果研究. 夏磊. 2011

[10]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甲苯咪唑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 刘永涛,艾晓辉,杨红. 2011

[11]3种渔用药物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刘永涛,李乐,杨红,艾晓辉. 2017

[12]长期、低浓度暴露甲苯咪唑在银鲫体内的动态过程研究. 刘永涛,郭东方,艾晓辉,杨红. 2011

[1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甲苯咪唑及其代谢物残留. 姜朝军,于慧娟,蔡友琼,惠芸华. 2009

[14]HPLC/UV法对银鲫肌肉组织中甲苯咪唑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同时测定. 郭东方,刘永涛,艾晓辉,袁科平. 2009

[15]银鲫肌肉中甲苯咪唑及其代谢物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HPLC法. 姜朝军,于慧娟,冯兵,蔡友琼,惠芸华. 2009

[16]甲苯咪唑在鲫体内的药动学及残留消除研究. 潘浩,王荻,卢彤岩. 2016

[17]甲苯咪唑在团头鲂体内主要代谢物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胥宁,刘永涛,艾晓辉,赵凤,杨秋红,吕思阳. 2013

[18]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虾生物体中甲苯咪唑及代谢物的残留. 于慧娟,冯兵,姜朝军,张晓玲,惠芸华,沈晓盛. 2010

[19]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眼睛早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高小强,洪磊,刘志峰,郭正龙,王耀辉,雷霁霖. 2016

[20]美洲鲥的资源变动及修复. 唐国盘,黄安群,危起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