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粒大豆新品种吉育11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英男 1 ; 齐广勋 1 ; 刘晓冬 1 ; 袁翠平 1 ; 赵洪锟 1 ; 李玉秋 1 ; 董英山 1 ; 王玉民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小粒大豆;吉育111;选育;栽培

期刊名称: 大豆科技

ISSN: 1674-3547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42-45

摘要: 吉育111是以吉林小粒6号为母本,以国外材料Denny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并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粒大豆新品种。主要特点是早熟、秆强、抗逆性强、高产、稳产,适合生产豆芽和加工纳豆。2016—2017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30.06公斤/公顷,比对照吉育105增产7.60%。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401.40公斤/公顷,比对照吉育105增产9.96%。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早熟区域种植。

  • 相关文献

[1]小粒大豆新品种吉育11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王英男,齐广勋,刘晓冬,袁翠平,赵洪锟,李玉秋,董英山,王玉民. 2018

[2]大豆新品种吉育104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王洋,马晓萍,王跃强,杨光宇,陈健. 2012

[3]小粒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115的选育. 齐广勋,王英男,刘晓冬,袁翠平,赵洪锟,李玉秋,董英山,王玉民. 2021

[4]绿皮绿子叶小粒大豆新品种吉育103选育简报. 杨光宇,王洋,王跃强,王英男,吉剑南,李悦光. 2011

[5]小粒大豆新品种吉林小粒6号选育报告. 杨光宇,王洋,马晓萍,王英男,杨春明,高淑琴,蔡蕾. 2008

[6]小粒大豆新品种吉林小粒8号选育报告. 王洋,马晓萍,王英男,杨春明,高淑琴,蔡蕾,杨光宇. 2008

[7]甘薯新品种吉徐薯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孙凯,张海,刘峰,王凤. 2020

[8]极早熟高产大豆吉育702的 选育及栽培技术. 徐研,姚秀亮,王义生,李洪来. 2020

[9]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吉花25选育与栽培技术. 吕永超,赵跃,陈小姝,刘海龙,高华援,张志民. 2023

[10]国审玉米新品种吉单67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焦仁海,张俊花,刘成元,刘洪娟,刘兴二,仲义,徐艳荣,黄威,代秀云. 2023

[11]高蛋白大豆品种吉育77选育及栽培要点. 富健,孟凡钢,王新风,马巍,董岭超,王秀清,刘凤贤. 2008

[12]大豆新品种吉育76选育及栽培要点. 富健,孟凡钢,王新风,马巍,董岭超,王秀清,刘凤贤. 2008

[13]玉米新品种吉单60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刘成元,焦仁海,刘兴二,马文慧,代秀云,徐艳荣,仲义,侯宗运,蔡鑫茹,夏远峰,刘俊,吴凤新,黄威. 2023

[14]特用大豆新品种吉育116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董岭超,王玉民. 2024

[15]绿豆吉绿934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包淑英,林志,任英,高海. 2003

[16]高粱杂交种吉杂136的选育与栽培. 李继洪,陈冰嬬,侯佳明,李伟,高士杰. 2015

[17]高梁杂交种吉杂136的选育与栽培. 李继洪,陈冰孀,侯佳明,李伟,高士杰. 2015

[18]水旱兼用型高产,优势,多抗水稻新品种天井3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杨兆凤,朴晶玉. 1999

[19]田间残留阿特拉津对小粒大豆苗期生理影响及抗性品种筛选. 王帅,张子戌,胡刘涛,卢静妍,朴世领,王玉民. 2018

[20]利用ISSR标记评价黑龙江和吉林小粒大豆品种遗传多样性. 郑淑波,于盛竹,赵洪锟,袁翠平,刘晓冬,齐广勋,董英山,王玉民.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