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宋英博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关键词: 耐密;玉米;抗倒伏;大豆

期刊名称: 园艺与种苗

ISSN: 2095-0896

年卷期: 2023 年 43 卷 001 期

页码: 72-73

摘要: 随着黑龙江省大豆、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大豆与玉米种植争地的矛盾日益加剧.传统玉米大豆间套作通过集约利用土地和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由于施肥技术不协同、病虫草防治技术缺乏、田间结构分布不合理、倒伏严重等瓶颈问题,难以高产稳产,不能融入现代农业.通过传承传统玉米大豆间套作生态可持续、集约利用资源的方式,创新解决低位大豆倒伏、光肥资源协同利用、间套作综合防控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运而生.

  • 相关文献

[1]三江平原地医籽粒机收玉米品种的选择. 宋英博. 2022

[2]三江平原地区籽粒机收玉米品种的选择. 宋英博. 2022

[3]高纬寒地早熟玉米品种耐密性鉴定试验. 张崎峰,巩双印,李金良,陈海军,陈凤芝,张作锋,蔡鑫鑫. 2013

[4]耐密玉米品种不同肥力处理下的研究. 刘文忠. 2013

[5]WHE生物制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艳杰. 2020

[6]玉米新品种合玉29的选育. 靳晓春,夏永伟,蒋佰福,牛忠林,邱磊,吴丽丽,姚亮亮,李如来. 2018

[7]高产耐密优质玉米新品种龙单51的选育及推广. 张建国,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赵伟,李树军,蔡泉. 2011

[8]高产耐密玉米新品种嫩单16的高产特性分析. 刘海燕. 2014

[9]初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大豆玉米产量的影响. 林蔚刚,吴俊江,董德健,钟鹏,王金生,周全. 2010

[10]南北美地区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黑龙江省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启示. 张树权,柴永山,龚士琛,陈喜昌,于莹,郭永利,姚玉波,李文华. 2019

[11]美国俄亥俄州保护性耕作体系情况与黑龙江省农业持续发展建议. 盖志佳,赵文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赵桂范,张敬涛. 2017

[12]大豆玉米持续轮作免耕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盖志佳,吴嘉彧,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赵桂范,陈磊,吴俊江. 2019

[13]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玉米)-大豆轮作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谷维,张敬涛,吴俊江. 2020

[14]3种霉菌发酵液对作物的促长作用初报. 李明,陶波. 2010

[15]秸秆翻埋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大豆轮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张洪旭,谷维,张俐俐,张敬涛,刘磊. 2023

[16]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百万亩种植占比及来源分析. 董晓慧,李贺,刘立超,魏中华,谢树鹏,孙中华,门龙楠,宗天鹏,高利,潘文静,王翠玲. 2024

[17]噻吩磺隆防除玉米和大豆田间杂草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黄春艳,陈铁保,王宇,黄元巨,丛林,朴德万. 2004

[18]成本收益视角下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效益分析. 赵星棋,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郭美玲. 2021

[19]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陈玉萍. 2004

[20]三江平原玉米大豆轮作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孟庆英,谷维,张俐俐,张敬涛.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