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曲中党 1 ; 张训华 2 ; 贺日政 2 ; 吴志强 2 ; 张洪双 2 ; 吴蔚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华北盆地;接收函数反演;地壳S波速度;壳内低速层;震源深度
期刊名称: 地球物理学进展
ISSN: 1004-2903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957-9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分布在华北盆地及其周边(113°E—121°E,34°N—41°N)72个固定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09年和2010年远震地震波形记录,提取多频段P波接收函数,反演了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并结合该区域1970—2016年的地震目录分析了反演结果.华北盆地周缘及邻区中下地壳普遍存在低速异常,首都圈地区Moho深度约在33 km左右,台站下方在4~10 km的深度范围内一般都存在2~5 km厚的高速层,紧随高速层之下又出现了2~6 km厚的相对低速层;在太行山隆起向华北盆地的过渡区,地壳结构较为复杂,Moho面深度变化较大,自西向东深度变浅,且太行山隆起区内明显存在壳内低速层,而接近华北盆地处的地壳内存在轻微的速度扰动异常(即低速层);鲁西隆起地区Moho深度在31~34 km之间,在大地热流高值区地壳高低速异常明显.基于华北盆地周缘地区地震在地壳高低速层均有分布,而分布在低速层内的地震事件相对较多,比较符合曾融生等(1991)提出的"双层破裂震源模型",即地幔热物质上侵导致了中下地壳的低速软弱层形成,并在软弱层处产生了附加的水平剪切力,进而其破裂诱发地震,同时将部分应力传递给上覆高速硬包体,为高速异常体内地震的触发积累能量.华北盆地周缘低速异常体的分布是该区域地震频发的重要诱因.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振幅加权的拖缆与海底地震资料联合波形反演方法
作者:杨华臣;张建中;吴志强
关键词:南黄海;波形反演;联合反演;海底地震资料;振幅加权;速度模型;强波阻抗界面
-
基于CSDP-2井的南黄海海相地层地球物理性质研究进展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张升升;吴志强;朱俊江;郭兴伟;贾仲佳;欧小林;张绍玉;陈瑞雪
关键词:南黄海;海相地层;大陆架科学钻探;地球物理性质;层位标定
-
南黄海中部隆起印支面剥蚀量恢复与演化过程——来自CSDP-2井的证据
作者:庞玉茂;郭兴伟;张训华;韩作振;朱晓青;侯方辉;蔡来星
关键词:南黄海中部隆起;大陆架科钻;印支构造面;剥蚀量;构造演化
-
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揭示的南黄海地层地球物理特征
作者:吴志强;郭兴伟;张训华;祁江豪;肖国林
关键词:
-
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的垂直地震剖面测量
作者:吴志强;祁江豪;张训华;郭兴伟;丘学林;张雪飞;谭云龙;黄聿晓;李文强;庞玉茂
关键词:南黄海;海相沉积层;垂直地震剖面;弹性波速度;大容量气枪震源
-
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揭示的南黄海中—古生界油气地质特征
作者:肖国林;蔡来星;郭兴伟;张训华;吴志强
关键词:
-
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CSDP-2井初步成果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张训华;郭兴伟;吴志强;肖国林;张晓华;朱晓青
关键词:大陆架科学钻探;海相残留盆地;钻前预测;油气发现;地质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