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微喷水肥一体化氮肥后移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及 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彩彩 1 ; 张孟妮 2 ; 武雪萍 2 ; 裴雪霞 3 ; 党建友 3 ; 张永清 1 ; 奚雅静 4 ; 王碧胜 2 ; 宋霄君 2 ; 李生平 2 ; 郑凤君 2 ; 董悦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 划研究所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4.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微喷水肥一体化;氮肥利用率;夏玉米;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19 年 006 期

页码: 108-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明晋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适宜的节水减氮管理模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分析了5个水氮组合模式对夏玉米氮素积累特征、籽粒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大水漫灌、传统撒施肥料(CK)相比,微喷水肥一体化处理的夏玉米籽粒产量提高12.05%~45.4%,其中以微喷灌4次(出苗水+小喇叭口水+大喇叭口水+抽雄水),施纯氮227.5 kg/hm2,氮肥后移、追氮2次处理(WN3)的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最高,籽粒氮素积累量、总氮素积累量分别较施纯氮227.5 kg/hm2,追氮1次处理(WN2)提高6.8%、14.26%,且与微喷灌、施纯氮300 kg/hm2(WN1)和WN2相比,WN3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41.81%、23.14%,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分别提高47.45%、49.01%.综上所述,晋南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采用微喷水肥一体化可替代漫灌实现节水减氮高产栽培,推荐微喷灌溉4次、氮肥后移处理(基肥45.5 kg/hm2+小喇叭口期追肥136.5 kg/hm2+抽雄期追肥45.5 kg/hm2)作为晋南地区夏玉米灌水施氮适宜的运筹方式,该模式相比CK减少灌水量50%、减施氮肥24.16%,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效果最好,实现了节水减氮的效果.

  • 相关文献

[1]微喷水肥一体化氮肥后移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及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 刘彩彩,张孟妮,武雪萍,裴雪霞,党建友,张永清,奚雅静,王碧胜,宋霄君,李生平,郑凤君,董悦. 2019

[2]微喷水肥一体化提高冬小麦产量与品质. 张孟妮,毛平平,王丽,宜丽宏,党建友,吴会军,李银坤,裴雪霞,张晶,张永清,武雪萍. 2017

[3]不同施氮运筹对夏玉米产量、净收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宏庭,赵萍萍,郭军玲,李丽. 2010

[4]氮肥用量对夏玉米产量、收益、农学效率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赵萍萍,王宏庭,郭军玲,李丽. 2010

[5]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赵士诚,裴雪霞,何萍,张秀芝,李科江,周卫,梁国庆,金继运. 2010

[6]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 张健,袁嘉玮,梁哲军,张鹏飞,薛琴琴,王玉香,张冬梅,杨印斌. 2019

[7]冬小麦氮养分高效利用技术集成研究. 马志远,赵萍萍,王宏庭. 2011

[8]施氮量对晋麦84号产量及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影响. 席吉龙,王珂,杨娜,郝佳丽,李永山,张建诚. 2018

[9]施氮量对不同牧草高粱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杨婷婷,平俊爱,杜志宏,吕鑫,李慧明. 2014

[10]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氮源配比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王永亮,王琦,杨治平,郭军玲,郭彩霞. 2017

[11]氮肥分配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产量和氮肥效率的影响. 薛泽民,要娟娟,赵萍萍,王宏庭. 2012

[12]控释肥料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栗丽,洪坚平,王宏庭,谢英荷. 2012

[13]氮肥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郭红梅,王宏庭,王斌,赵萍萍. 2008

[14]水肥一体化配合硝化/脲酶抑制剂实现油菜减氮增效研究. 宋燕燕,赵秀娟,张淑香,白中科,龙怀玉. 2017

[15]商品有机肥和氮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要娟娟,薛泽民,赵萍萍,王宏庭. 2012

[16]晋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氮肥运筹. 薛泽民,要娟娟,赵萍萍,王宏庭. 2012

[17]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影响分析. 党德宣,苏东涛,陈朝辉,林何莺,薄晓峰,傅君,李兆斌,冯婉君. 2014

[18]施氮与灌水对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谢英荷,粟丽,洪坚平,王宏庭,张璐. 2012

[19]试论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性状影响分析. 党德宣,苏东涛,陈朝辉,林何莺,薄晓峰,傅君,李兆斌,赵磊,侯东颖. 2015

[20]等氮条件下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杨峰,闫秋艳,鲁晋秀,李峰,王苗,董飞.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