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雷州半岛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超愉 1 ; 张汉华 1 ; 颉晓勇 1 ; 邹发生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种类组成;生物多样性;雷州半岛

期刊名称: 海洋科学

ISSN: 1000-3096

年卷期: 2005 年 29 卷 02 期

页码: 18-25+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分析了广东省雷州半岛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 ,用Shan 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s种类均匀度(J)、种类丰度(D)、Berger Parker优势度指数(I)4个测定红树林群落种类多样性指标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 ,调查所采获的底栖生物种类共有68科165种 ,种类组成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为主。红树林滩涂全年平均生物量为223.25g/m2 ,平均栖息密度为210.97个/m2。H′甚高 ,2个季度平均为2.2633~2.7411 ,J平均为0.6407~0.6411 ,D平均达到1.4910~2.6232。全年各类群生物组成中 ,生物量及栖息密度以软体动物居首位。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主要经济种类有中国绿螂(Glauconomechinen sis)、四角蛤蜊(Mactra(Mactra)veneriformis)、青蛤(Cyclinasinensis)等20多种。

  • 相关文献

[1]酸性河流中浮游动物群落分析. 高原,赖子尼,庞世勋,杨婉玲,王超,曾艳艺. 2012

[2]黄海中南部头足类的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 吴强,王俊,李忠义,戴芳群,陈瑞盛,孙珊,金显仕. 2015

[3]广东南澎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特征. 吴洽儿,孙典荣,李纯厚,张汉华. 2010

[4]粤西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的动态变化及多样性. 蔡文贵,李纯厚,贾晓平,高东阳. 2003

[5]广东南彭列岛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特征. 孙典荣,李纯厚,吴洽儿,张汉华. 2011

[6]长江口近岸鱼类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张涛,庄平,章龙珍,侯俊利,刘鉴毅. 2010

[7]大亚湾潮间带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梁超愉,张汉华,吴进锋. 2005

[8]雷州半岛东南部海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李亚芳,杜飞雁,谷阳光,宁加佳,王亮根. 2016

[9]东海蛇鲻种类组成及其分布. 胡芬,李圣法,李建生. 2002

[10]2003~2005年大亚湾水螅水母类生态研究. 廖秀丽,李纯厚,杜飞雁,林钦,贾晓平. 2005

[11]红树林水生动物栖息地功能及其渔业价值. 徐姗楠,陈作志,李适宇. 2010

[12]关于红树林生态系保护利用的探讨. 陆忠康. 1996

[13]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氮分布研究. 江睿,吴云超,陈丕茂. 2021

[14]底栖动物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学意义. 徐姗楠,陈作志,黄小平,李适宇. 2010

[15]不同红树植物和湿地植物根部渗氧特征研究. 刘勇,刘永,李纯厚,谭凤仪,叶志鸿,陆琴燕. 2011

[16]外来植物入侵红树林生态系统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陆琴燕,刘永,李纯厚,陈作志,徐姗楠. 2013

[17]红树林生态系统碳素密度、贮量与分布. 李娜,陈丕茂,乔培培,秦传新. 2014

[18]广东省常见红树植物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及生物量研究. 李娜,陈丕茂,秦传新. 2014

[19]深圳杨梅坑人工鱼礁区投礁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的变化. 斯广杰,陈丕茂,杜飞雁,陈勇,贾晓平. 2010

[20]桑沟湾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李超伦,张永山,孙松,吴玉霖,方建光,张继红.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