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草莓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于红梅 1 ; 赵密珍 1 ; 王静 1 ; 孟宪风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草莓枯萎病;生物学特性;分离;培养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11 期

页码: 136-1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应用PCR技术,结合形态学手段,对草莓枯萎病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草莓生产基地采集草莓枯萎病株,对草莓枯萎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在PDA培养基上用单孢分离法培养出3个单菌系,用交叉显微镜初步鉴定该病原物为草莓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以这3个菌系DNA为模板,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单菌系进行PCR扩增,获得544 bp转录间隔区片段(ITS),序列测定、Blast搜索比对结果表明,3个单菌系序列完全一致,与番茄枯萎病病原菌的18S rRNA转录间隔区同源性达100%,均属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以PDA为培养基,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草莓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草莓枯萎病菌在15~35℃、pH值为4~8范围内均生长较好,最适温度为30℃,pH值为5~8时菌落变化不明显。

  • 相关文献

[1]1株宽噬菌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孙利厂,周艳,张莉莉,庞茂达,何涛,包红朵,张辉,何灵尘,王冉. 2018

[2]鸭源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张敬峰,李银,孙江河,刘宇卓,王磊,杨秀华,魏雪涛. 2005

[3]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对草莓枯萎病的生防活性初探. 陈宏州,庄义庆,杨敬辉. 2014

[4]枯草芽孢杆菌DJ-6与吡唑醚菌酯及其混配对草莓枯萎病的室内抑菌活性与田间促生防病效果(英文). 吉沐祥,姚克兵,李国平,吴祥,陈宏洲,庄义庆. 2014

[5]施肥模式对连作草莓枯萎病控制效果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陈义群,董元华,王辉,黄冠燚,霍恒志. 2012

[6]草莓枯萎病菌拮抗细菌JX-13的鉴定及生防效果评价. 吉沐祥,王晓琳,黄洁雪,吴祥,陈宏州,杨敬辉,庄义庆. 2019

[7]一株萎缩芽胞杆菌YL3的鉴定及其脂肽类化合物分析. 刘邮洲,陈夕军,梁雪杰,钱亚明,乔俊卿,刘永锋. 2017

[8]防治草莓枯萎病菌4种药剂的筛选试验. 于红梅,赵密珍,钱亚明,王静. 2011

[9]沼液对草莓土传病害的盆栽防效与沼液中拮抗细菌筛选. 李海,马艳,常志州,殷蒙,张世敏. 2011

[10]不同药剂处理对草莓植株抗病性的影响. 肖婷,吉沐祥,杨敬辉,陈宏州,狄华涛,姚克兵. 2015

[11]重视人才引进培养使用 促进科研持续强劲发展. 谢裕林,张丽,刘敬阳. 2010

[12]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加快培育现代农民. 周汝琴,葛汉勤. 2015

[13]培养和造就一批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 闻学良. 2008

[14]若干甘薯优良品种脱毒培养研究初报. 周志林,唐君,曹清河,赵冬兰. 2011

[15]论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创造性培养的必要性. 马鸿华. 2004

[16]猪肺炎支原体培养技术研究. 还红华,邵国青,倪艳秀,王继春,何家惠. 2001

[17]新兴交叉学科农业科研院所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鄂垚瑶,杨亦扬,梁丽建,陈璐,曹烨,苏国东. 2024

[18]益生凝结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刘艳,胡永红,杨文革,梁萌萌,刘邮洲,章泳. 2015

[19]猪链球菌2型——人畜共患病新病原菌的研究概况. 何家惠,王继春,林继煌. 2001

[20]我国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与科技创新. 巩文红,仇贵生,李建军.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