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品种抗麦红吸浆虫鉴定与抗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屈振刚 1 ; 温树敏 2 ; 屈赟 2 ; 刘桂茹 2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河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小麦品种;麦红吸浆虫;抗性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1 年 12 卷 01 期

页码: 121-1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自然感虫鉴定法,对183份小麦品种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品种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存在着显著差异:高抗、中抗、低抗、感虫、高感的小麦品种,分别占参试品种的24.59%、16.94%、18.58%、14.21%、25.68%。不同抗性类型的小麦品种其穗被害率、粒被害率、估计损失率、抗性指数均有较大的差异,其中表现高抗类型45份,中抗类型31份。这些品种既可作为麦红吸浆虫发生区控制麦红吸浆虫危害的主推品种和后备品种,也可作为亲本材料提供给育种单位利用。

  • 相关文献

[1]小麦品种(系)抗麦红吸浆虫鉴定及利用. 屈振刚,温树敏,赵玉新,高胜国,王琳琳. 2007

[2]河北省生产推广种植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抗性鉴定及抗性风险评价. 路子云,赵磊,李建成,刘文旭,冉红凡,屈振刚. 2012

[3]小麦品种抗麦红吸浆虫鉴定及抗性评价. 温树敏,赵玉新,屈振刚,刘桂茹,王琳琳,王金耀. 2007

[4]转野生稻抗稻瘟病材料初步筛选和抗性分析. 王秀萍,张启星,孙宇,张晓东. 2000

[5]河北省麦红吸浆虫为害逐年加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屈振刚,温树敏,赵玉新,路子云,孙会. 2006

[6]小麦抗麦红吸浆虫的抗性研究利用及展望. 王琳琳,温树敏,刘桂茹,屈振刚. 2007

[7]2,4-D丁酯乳油对不同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樊翠芹,李香菊,王贵启,李柄华,苏立军. 2004

[8]不同小麦品种(系)对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评价. 李秀花,马娟,高波,王容燕,陈书龙. 2019

[9]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马俊永,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张苍根. 2010

[10]不同小麦品种在麦棉套作模式中的边行优势及产量分析(英文).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 2016

[11]拔节期喷施2,4-D丁酯对3个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樊翠芹,王贵启,李秉华,许贤,苏立军. 2009

[12]不同小麦品种在麦棉套作模式中的边行优势及产量分析.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 2015

[13]适宜粮棉轮作的耐晚播小麦品种筛选. 李雪梅,王树林,王燕,张谦,冯国艺,雷晓鹏,梁青龙. 2018

[14]返青和起身期喷施2,4-D丁酯乳油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樊翠芹,王贵启,李秉华,许贤. 2010

[15]河北省小麦主栽品种对茎基腐病抗性鉴定及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吴玉星,韩森,王亚娇,张巧丽,高建海,栗秋生,孔令晓. 2023

[16]中国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抗寒性及其与VRN1基因型的关系. 游光霞,孙果忠,张秀英,肖世和. 2015

[17]三个小麦品种的抗旱性比较研究. 吴哲,侯立白,李运朝,崔四平,贾银锁. 2009

[18]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抗寒性及其与VRN1基因型的关系. 游光霞,孙果忠,张秀英,肖世和. 2015

[19]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方法的探讨. 栗雨勤,赵凤梧,马敬民,陈秀敏,孙书娈,谢俊良. 1998

[20]河北省小麦品种(系)及部分资源抗病性鉴定. 高胜国,付秋舫,路子云,田兰芝.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