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20份黄皮种质资源果肉游离氨基酸对风味品质和药用价值的影响及其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罗睿雄 1 ; 魏玲 1 ; 王光瑛 1 ; 喻华平 1 ; 赵志常 1 ; 高爱平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国家热带果树品种改良中心;海南大学园艺学院

关键词: 黄皮;游离氨基酸;风味品质;药用价值;评价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03 期

页码: 485-4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黄皮果实中游离氨基酸的组分特征、科学评价不同黄皮种质游离氨基酸对果实风味和药用价值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20 份黄皮种质果肉的 20 种常见游离氨基酸,采用味觉活度值、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种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 20 份黄皮种质果肉中均含有除胱氨酸和精氨酸以外的 18 种游离氨基酸,种类丰富,且多数种质间含量差异显著;各种质的总游离氨基酸质量浓度在 1309.7~9832.0 mg/kg之间,其中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含量次之,半必需氨基酸含量最低;药用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的 6.3%~18.6%,以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为主;根据氨基酸呈味特性的不同,将 18 种氨基酸分为 3 大类呈味氨基酸,发现种质M1 的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G2 的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含量最高;仅 16 份种质中的丙氨酸与少数种质中的天冬酰胺、天冬氨酸的味觉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s,TAV)>1,对黄皮果实风味有贡献;大多数游离氨基酸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提取到 4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 89.766%,能较好地反映出黄皮果肉游离氨基酸的综合特征;各黄皮种质的综合得分在-3.18~3.51 之间,M1 的综合得分最高;聚类分析将 20 份黄皮种质聚为 3 大类,其中第Ⅲ类群的X2、Y-1、G2、M1 的总游离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高,氨基酸营养品质好,风味品质佳.研究结果可为黄皮良种选育和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 相关文献

[1]草果理化特性分析及其速溶茶饮调配. 薛亚杰,胡荣锁,姚美芹,张彦军,谷风林,徐飞. 2023

[2]香荚兰全粉干燥工艺研究及品质变化分析. 徐飞,霍建文,初众,张彦军,朱科学. 2019

[3]酿酒酵母介导的半干法加工咖啡豆风味品质比较分析. 黄梅,胡荣锁,董文江,程金焕,何红艳,陈小爱,龙宇宙,黄家雄,陈罡,陈舰飞. 2023

[4]不同杀菌方式对黑胡椒风味品质的影响. 吴桂苹,李昌应,谷风林,谭乐和,陶锐,朱红英. 2021

[5]黄皮CHS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 张宇,许真,赵志常,高爱平,陈业渊,黄建峰,党志国,罗睿雄. 2014

[6]黄皮SRAP反应体系优化正交实验研究. 杨向晖,黄建峰,傅嘉欣,谢江辉. 2009

[7]儋州本地黄皮核型分析及同源多倍体诱导. 程志号,李孟玲,孙长君,郭素霞,曾学蔚,徐兵强,吴琼. 2024

[8]黄皮种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研究. 许书慧,陈惠琴,范玉娇,陈朋伟,梅文莉,戴好富. 2019

[9]基于文献统计分析黄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洪丹霞,徐春华,吴佩聪,仝征,徐兵强. 2023

[10]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黄皮中的异菌脲残留量. 吕岱竹,韩红新. 2006

[11]黄皮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李奕星,袁德保,陈娇,郑晓燕,李芬芳,郑丽丽,王朝政,谭琳. 2015

[12]黄皮不同部位生理活性物质的提取与抗菌作用. 徐绍成,周汉林,廖艳云,杨瑞,杨劲松. 2010

[13]黄皮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张瑞明,万树青,赵冬香. 2012

[14]黄皮属2个种的染色体分析. 姜燕,郭启高,李春艳,李晓林,梁国鲁,谢江辉. 2005

[15]黄皮果实三个发育阶段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 赵志常,许真,高爱平,陈业渊,黄建峰,党志国,罗睿雄,罗石荣. 2016

[16]黄皮果皮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邓会栋,梅文莉,左文健,王辉,李绍鹏,戴好富. 2014

[17]黄皮种子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范玉娇,蔡彩虹,董文化,黄绵佳,许书慧,李飞翔,梅文莉,戴好富. 2019

[18]黄皮的盆栽技术. 罗文扬,雷新涛,习金根,范辉建. 2006

[1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皮果实中的有机酸. 朱敏,何书强,罗石荣,麦贤家,陈业渊. 2016

[20]1个本地种黄皮的染色体数目观察及核型分析(简报). 周红霞,胡玉林,谢江辉,梁国鲁.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