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6号对棉铃虫的抗性效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旭升 1 ; 武淑文 2 ; 狄佳春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转Bt基因杂交棉;苏杂6号;棉铃虫;抗性效果

期刊名称: 中国棉花

ISSN: 1000-632X

年卷期: 2009 年 36 卷 02 期

页码: 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从3个方面分析了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6号对棉铃虫的抗性效果。结果显示:(1)苏杂6号的蕾铃被害率显著低于非抗虫棉对照苏棉12号,在田间对棉铃虫表现良好的抗虫效果。(2)ELISA检测显示,4个不同时期叶片中Cry1A杀虫蛋白的表达量存在差异,按时序分别为669.2、528.4、354.6及289.4ng.g-1;其它组织杀虫毒蛋白的含量较低,蕾为181.3ng.g-1,花为117.8ng.g-1,铃为346.5ng.g-1。(3)调查棉花生长发育4个不同时期的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国产抗虫棉GK22依次为99.6%、99.6%、89.6%、86.7%;美国抗虫棉109B依次为100%、99.6%、92.2%、88.9%;非抗虫对照苏棉12号依次为9.6%、9.2%、7.6%、6.4%,而苏杂6号依次为100%、98.2%、100%、95.7%,显示出良好的抗性稳定性。纯合度的生物测定显示,苏杂6号的抗虫性纯合度高达100%。

  • 相关文献

[1]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6号的品种特性分析. 陈旭升,狄佳春,马晓杰,肖松华,许乃银,刘剑光,吴巧娟. 2009

[2]性信息素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徐文华,周加春,沈安国,陈志远,万桂喜,江桂法. 2000

[3]江苏沿海农区转Bt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进展. 徐文华,王瑞明,吴春,宋贤利,王凤良. 2005

[4]棉铃虫成虫趋光行为的初步研究. 陈小波,顾国华,葛红,韩娟. 2003

[5]植物源农药康绿功臣防治棉铃虫田间试验. 吴传万,杜小风,杨文飞,顾大路,王伟中,徐建明. 2004

[6]江苏沿海地区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的实施效果. 徐文华,王瑞明,周汝芹,宋贤利,王凤良. 2004

[7]棉虫杀防治棉虫药效试验初报. 陈建军,陈小波,刘立春,冒宇翔,李明光,邵晓泉,瞿汉忠,金中时,金思明,仇立高. 1995

[8]几种农药防治棉铃虫的药效试验. 徐文华,沈安国,李武权,顾明龙,杨明,陈志远. 2000

[9]棉铃虫对不同波长光源趋光反应的研究. 陈惠祥,周建荣,陈小波,顾国华. 1999

[10]江苏沿海地区Bt棉主栽品种的性状评价. 徐文华,王永山,王义成,宋贤利,杨本国. 2003

[11]江苏沿海棉区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的发展与改进. 唐于银,徐文华,刘标,王瑞明. 2008

[12]江苏沿海棉区棉铃虫预测预报方法的改进研究. 徐文华,王瑞明,宋贤利,施庆华,王凤良. 2004

[13]淮北地区棉铃虫的发生及防治. 王凤云,徐文静,王雪莲,周红军. 2007

[14]棉铃虫成虫趋光行为研究. 顾国华,陈小波,韩娟,葛红,陈惠祥. 2004

[15]Bt棉不同种植比例对棉铃虫发生量的影响. 徐文华,王瑞明,王永山,钱泽岭. 2004

[16]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的应用技术研究. 钱泽岭,严克华,徐文华. 2004

[17]江苏盐城农区4个Bt棉品种的抗性与生育特性. 钱泽岭,严克华,卢珊,单晓林,曹琴. 2004

[18]两种诱蛾方法对棉铃虫的诱集效果及评价. 徐文华,张萼,季顺言,郭军,顾明龙,殷柏之. 2001

[19]棉铃虫综合治理新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钱泽岭,刘海南,严克华,陈辉民. 2004

[20]不同生态区域转基因抗虫棉抗棉铃虫水平波动度研究. 柏立新,许乃银,邹奎,肖留斌,刘艳青,孙厚俊.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