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贵州坡耕地三种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对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青 1 ; 陈正刚 1 ; 李剑 1 ; 熊燕华 2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2.贵阳市第七中学

关键词: 坡耕地;紫花苜蓿—玉米间作;水土保持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研究

ISSN: 1005-3409

年卷期: 2012 年 19 卷 04 期

页码: 21-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研究紫花苜蓿—玉米间作、作物分带轮作和玉米单作3种种植模式下地表覆盖度和表层土壤含水量月变化,年均土壤和养分流失量以及产量等,比较不同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玉米间作与分带轮作模式可保持坡耕地全年覆盖,并在整个雨季保持较高的覆盖度。紫花苜蓿根系发达,增加了0—20cm耕层土壤中的根量,增强了土壤的渗透能力,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可减少地表径流39.3%,减少土壤侵蚀59.3%;分带轮作可减少地表径流10.4%,减少土壤侵蚀21.3%;两种模式都提高了雨季前和雨季耕层土壤中的水分,减少了水土流失引起的有机质流失29.9%~52.4%,全N流失26.7%~54.9,全钾流失27.3%~70.9%,缓效钾流失21.4%~58.9%,提高玉米产量33.0%~35.9%;紫花苜蓿—玉米间作还可收获紫花苜蓿干草13 664kg/hm2,复合产量是农民习惯的4.1倍;分带轮作可收获大豆、红薯、油菜等,复合产量为12 492kg/hm2,是农民习惯的2.7倍。

  • 相关文献

[1]南方红黄壤区经济植物篱配合平衡施肥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陈正刚,朱青,王文华,李剑. 2006

[2]不同管理措施对黄壤坡耕地径流氮输出的控制效果. 范成五,罗益,王文华,张邦喜,秦松,蔡景行. 2014

[3]贵州山区坡耕地钾素输入与输出研究. 陈正刚,李剑,朱青,王小多. 2009

[4]黔中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坡面防护技术研究. 夏锦慧,邓英,陈明华,肖厚军,蒋太明. 2004

[5]控氮对黄壤坡耕地小麦-玉米轮作土壤氮素分布特征的影响. 胡岗,刘桂华,范成五,张邦喜,敖明,柴冠群,秦松. 2018

[6]贵州山区坡耕地土壤可蚀性研究. 程李,王小波,陈正刚,朱青,李剑. 2013

[7]坡耕地经济植物篱建设技术. 秦松,夏锦慧,邓英,李杰. 2004

[8]降雨对贵州坡耕地不同种植制度钾素的影响. 程李,王文华. 2014

[9]控氮对黄壤坡耕地小麦-玉米轮作土壤氮素分布特征的影响. 胡岗,刘桂华,范成五,张邦喜,敖明,柴冠群,秦松. 2018

[10]黔中黄壤坡耕地区域降水及其氮磷输入特征. 罗益,张邦喜,范成五,王文华,柳玲玲,任婧,秦松. 2015

[11]贵州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研究. 朱青,王兆骞,尹迪信. 2008

[12]长期不同施肥和耕作对坡耕地黄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的影响. 白怡婧,刘彦伶,李渝,黄兴成,张雅蓉,蒋太明,秦松. 2021

[13]经济植物篱在防治长江上游坡耕地水土流失中的作用及效果. 陈一兵,朱青,郭云周,朱钟麟. 2005

[14]绿肥阻控贵州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应用. 朱青,崔宏浩,张钦,林海波,陈正刚,曹卫东. 2016

[15]喀斯特地区紫花苜蓿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潜力. 李裕荣,程朝友,肖昌智,张荣发,曹文才. 2007

[16]香根草水土保持功能浅析. 张义强,杨义成. 2008

[17]喀斯特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型牧草筛选试验研究. 龙忠富,唐成斌,孟军江,刘正书,莫本田. 2007

[18]贵州植物篱梯化项目区农户对水保植物的参与式评价. 李裕荣,尹迪信,韦小平,LEONARDO M. Florece. 2007

[19]施肥对香根草篱长势及护士保水效果的影响. 夏锦慧,陈旭晖. 2002

[20]喀斯特地区不同茎形态植物的水土保持和养分截留效果研究. 田小松,陈龙,周瑞荣,郑杰炳.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