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节水抗旱杂交稻的选育和应用前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余新桥 1 ; 梅捍卫 1 ; 李明寿 1 ; 梁文兵 1 ; 徐小艳 1 ; 张剑锋 1 ; 罗利军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关键词: 栽培稻;耐旱性;不育系;杂交稻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05 年 3 卷 05 期

页码: 44-4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节水抗旱杂交稻的选育和应用有利于整合水稻的节水抗旱性、杂种优势和其他优良特性,提高干旱和节水栽培条件下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通过测配筛选大量的抗旱稻资源,获得一个对野败不育系具有一定保持能力国外引进品种EAIC139-55-1-23,经系统选育获得一个稳定的选系进而转育成优质节水抗旱稻胞质雄性不育系——沪旱1A。组织国内相关单位在不同生态区以沪旱1A为母本,与当地优良水稻恢复系配制组合,获得具有良好地域适应性的节水抗旱杂交稻新组合,同时通过杂交育种和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改良现有不育系异交结实率和恢复系的耐旱性、品质、抗病虫等特性。育成旱优2号、旱优3号等杂交旱稻组合在大量节约水资源的栽培条件下表现较强的增产潜力,预示广阔的应用前景。

  • 相关文献

[1]优质节水抗旱雄性不育系“沪旱1A”的选育与利用. 余新桥,梅捍卫,刘康,李明寿,梁文兵,罗利军. 2006

[2]基于土壤水分梯度鉴定法的栽培稻抗旱标识品种筛选. 张安宁,王飞名,余新桥,梅捍卫,罗利军. 2008

[3]我国三个野生稻种的稻米蒸煮品质. 万常炤,范洪良,陆家安,邹馥梅. 1993

[4]节水抗旱杂交稻品种亲本花期调节技术. DU Xingbin,杜兴彬,XIA Longping,夏龙平,YU Xinqiao,余新桥. 2015

[5]转基因青蒿与其野生型的生长和抗逆性比较. 刘华,蒋玲曦,王金斌,谭芙蓉,吴潇,朱宏,赵凯,唐克轩,唐雪明. 2011

[6]节水抗旱稻的培育与应用. 罗利军. 2018

[7]节水抗旱稻的培育与应用. 罗利军. 2018

[8]以高产恢复系“中413”为背景的导入系群体粒型和耐旱性筛选鉴定. 梅捍卫,罗利军,徐小艳,余新桥,童汉华,王一平,郭龙彪,应存山,吴金红,陈宏伟,杨华,李明寿. 2005

[9]生菜LsMYB4基因在拟南芥中异位表达并提高其耐旱性的研究. 张丽丽,刘凯歌,朱宗文,李腊梅,宋云鹏. 2024

[10]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发掘水稻耐旱性QTL. 李恩熙,冯芳君,马超,胡冬,田明璐,班松涛,李琳一,刘鸿艳,吴文嫱,马孝松. 2024

[11]节水抗旱杂交稻品种亲本花期调节技术. 杜兴彬,夏龙平,余新桥. 2015

[12]SSR标记在杂交稻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张安宁,王加红,余新桥,刘国兰. 2013

[13]杂交节水抗旱稻新品种沪优2号高产制种技术. 罗国权,罗利军,余新桥,张剑锋. 2011

[14]杂交节水抗旱稻新组合旱优113号的选育与应用. 李明寿,郭嗣斌,高国庆,罗利军,余新桥. 2013

[15]杂交稻与绿色超级稻. 余四斌,熊银,肖景华,罗利军,张启发. 2016

[16]杂交节水抗旱稻新组合沪优2号的选育. 余新桥,李明寿,梅捍卫,刘国兰,张安宁,王飞名,李天菲,罗利军. 2010

[17]节水抗旱稻品种选育的回顾与展望. 刘国兰,余新桥,刘毅,张安宁,王飞名,罗利军. 2022

[18]粳型杂交节水抗旱稻‘旱优8号'机插秧制种技术研究. 龚丽英,杜兴彬,刘国兰,黎佳佳,罗利军,顾品强,余新桥. 2013

[19]携带显性半矮秆基因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程灿,吴跃进,童继平,吴敬德,刘斌美,张瑛,袁勤. 2005

[20]节水抗旱雄性不育系沪旱11A的选育与应用. 刘国兰,李明寿,潘忠权,罗利军,余新桥.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