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同化物分配的冬小麦节间形态参数模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昱利 1 ; 杨平 1 ; 张文宇 1 ; 张伟欣 1 ; 诸叶平 1 ; 李世娟 1 ; 巩法江 1 ; 毕海滨 1 ; 岳霆 1 ; 曹宏鑫 1 ;

作者机构: 1.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数字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冬小麦;形态结构;生物量;节间;模型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7 年 11 期

页码: 1453-14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冬小麦节间形态结构模型是功能-结构小麦模型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以济麦22、泰农18和鲁原502为材料,于2013-2014和2014-2015年度开展了品种和施氮试验,并结合2013-2014年冬小麦节间主要形态参数和器官生物量等数据,通过分析不同节位节间同化物分配和节间主要形态参数与器官生物量的定量关系,构建了冬小麦节间主要形态结构模型。经2014-2015年小麦生长数据检验,除分蘖节间长模型模拟精度略低外,主茎节间长、主茎节间粗和分蘖节间粗模型精度均较高,所建模型可较好模拟不同品种与施氮水平下冬小麦节间主要形态结构。

  • 相关文献

[1]基于生物量的冬小麦越冬前植株地上部形态结构模型. 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 2016

[2]基于生物量的冬小麦穗部主要形态参数模型. 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 2017

[3]基于生物量的冬小麦穗部主要形态参数模型. 陈昱利,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曹宏鑫. 2016

[4]马铃薯块茎形态结构模型主要参数的确定与验证. 陈昱利,杨平,巩法江,毕海滨,岳霆,高明慧,曹宏鑫. 2019

[5]基于生物量的油菜越冬前植株叶片空间形态结构模型. 张伟欣,曹宏鑫,朱艳,刘岩,张文宇,陈昱利,傅坤亚. 2015

[6]越冬前冬小麦主茎叶片几何参数模型研究. 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 2015

[7]遥感光谱指标和神经网络结合的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估测. 张传波,李卫国,张宏,李伟,马廷淮,张琤琤,陈华. 2022

[8]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小麦区域化旱涝监测预警. 葛道阔,曹宏鑫,杨余旺,马晓群,张文宇,张伟欣,林玥,李秉柏. 2017

[9]基于WCSODS的小麦旱涝灾损区域化监测与精细化评估. 葛道阔,曹宏鑫,杨余旺,马晓群,张文宇,张伟欣. 2017

[10]冬小麦结实率估算的模型研究. 文廷刚,陈昱利,杜小凤,杨平,王伟中,曹宏鑫. 2016

[11]基于CBERS卫星遥感的冬小麦产量估测研究. 李卫国,李正金. 2010

[12]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小麦旱涝敏感性分析与损失评估. 葛道阔,曹宏鑫,马晓群,张文宇,张伟欣. 2016

[13]直播稻品种的筛选与育种策略. 景德道,余波,钱华飞,盛生兰,林添资,胡春明,张继本,刁立平,龚红兵,周义文,李闯. 2008

[14]小麦株高及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分析. 姚金保,任丽娟,张平平,杨学明,马鸿翔,姚国才,张鹏,周淼平. 2011

[15]两系法杂交稻安全制种的水热传输模型及其应用. 胡凝,吕川根,姚克敏,夏士健. 2006

[16]一个水稻新型叶色突变体的形态结构与遗传定位. 王宝和,戴正元,李爱宏,刘广青,左示敏,张洪熙,潘学彪. 2011

[17]四种元麦淀粉粒形态结构与理化性质的比较. 闵晶晶,陈昕钰,王磊磊,吴云飞,余徐润,李波,刘建,熊飞. 2020

[18]植物形态结构模拟与可视化研究进展. 曹宏鑫,石春林,金之庆. 2008

[19]基于生物量的油菜植株分枝形态结构模型研究. ZHANG Weixin,张伟欣,CAO Hongxin. 2014

[20]生物遮阴对银杏幼苗生长的影响. 钱龙梁,薛源,李柠,李强,汪贵斌,曹福亮.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