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南海北部马面鲀渔获率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禹 1 ; 陈国宝 2 ; 于杰 2 ; 李斌 1 ; 王东旭 1 ;

作者机构: 1.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渔获率;马面鲀;分布;捕捞压力;南海北部

期刊名称: 水产科学

ISSN: 1003-1111

年卷期: 2016 年 35 卷 02 期

页码: 123-1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09-2014年在南海北部生产的183艘渔船的渔捞日志,分析了南海北部海域马面鲀渔获率随作业方式、年际分布与季节分布间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渔获马面鲀主要作业类型为双拖、单拖、桁杆拖虾、围网、定置张网和刺网6种,其中单拖、双拖网作业渔获率较高;2009-2014年,南海北部马面鲀渔获率低于南海南部,整体渔获率呈逐年递减趋势,仅2011年渔获率突增,2014年马面鲀渔获率降为最低。马面鲀常年主要分布于珠江口、粤西、海南岛沿岸及北部湾海域,粤东海域偶有分布。海南岛沿岸、粤西及珠江口海域渔获率密度较大,北部湾和粤东海域渔获率密度相对较小。各区域渔获率季节变化明显,渔获率最大值常在夏季出现,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引起渔获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为自然条件与捕捞压力。本文通过对马面鲀渔获率变化及原因分析,为南海北部马面鲀合理捕捞提供依据。

  • 相关文献

[1]气候环境因子和捕捞压力对南海北部带鱼渔获量变动的影响. 王跃中,孙典荣,陈作志,贾晓平. 2012

[2]南海北部深海区灯光罩网渔获物组成及渔获率的时空分布. 粟丽,陈作志,张魁,张俊,王新星. 2018

[3]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科鱼类的分布. 陈国宝,李永振. 2003

[4]南海主要珊瑚礁科鱼类的组成与分布. 陈国宝,李永振. 2005

[5]珠江口和南海北部海水中的总溶解无机As. 王景,任景玲,王召伟,杨亭亭,张瑞峰,刘素美. 2018

[6]南海北部陆架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和污染状况. 甘居利,贾晓平,李纯厚,蔡文贵,王增焕,吴洽儿. 2003

[7]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化对东海马面鲀渔获量的影响. 王跃中,孙典荣,贾晓平,黄梓荣. 2013

[8]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化对东海马面纯渔获量的影响. 王跃中,孙典荣,贾晓平,黄梓荣. 2013

[9]2017年南海中南部渔场灯光罩网渔获物组成及渔获率时空分布. 粟丽,陈作志,张鹏,李杰,王欢欢,黄佳兴. 2018

[10]光诱罩网沉降性能对鸢乌贼渔获率的影响. 晏磊,李杰,杨炳忠,张鹏. 2018

[11]基于GAM模型分析水温垂直结构对热带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渔获率的影响. 杨胜龙,张忭忭,唐宝军,化成君,张胜茂,范秀梅,戴阳,冯春雷. 2017

[12]月相对南海灯光罩网鸢乌贼渔获率的影响分析. 晏磊,张鹏,杨吝,杨炳忠,陈森,李亚男,谭永光. 2015

[13]北部湾中国枪乌贼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变化的初步研究. 李渊,孙典荣. 2011

[14]南印度洋长鳍金枪鱼渔获率与水深温度关系研究. 谢笑艳,汪金涛,陈新军,陈丕茂. 2021

[15]南黄海族小黄鱼昼夜渔获率差异的统计学分析. 严利平,林龙山,张寒野,王大弟. 2008

[16]东海区电脉冲与桁杆虾拖网渔获比较研究. 李惠玉,张翼,戴阳,刘尊雷. 2022

[17]北部湾剑尖枪乌贼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变化的初步研究. 孙典荣,李渊,王雪辉,王跃中,吴洽儿. 2011

[18]基于精细尺度的冬季南乔治亚岛南极磷虾渔获率时空与环境效应. 朱国平,刘子俊,徐国栋,张吉昌,孟涛,黄洪亮,徐怡瑛,朱小艳,许柳雄. 2014

[19]南海南沙群岛灯光罩网渔场金枪鱼科渔获种类、渔获率及其峰值期. 张衡,吴祖立,周为峰,靳少非,张鹏,晏磊,陈森. 2016

[20]东海区带鱼底拖网昼夜渔获率差异的统计分析. 严利平,张寒野,程家骅,袁兴伟.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