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丝裂病的抗性QTL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魏昕 1 ; 李丽华 2 ; 王振华 2 ; 宋锐 1 ; 曾兴 1 ; 张志明 1 ; 荣廷昭 1 ; 潘光堂 1 ;

作者机构: 1.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教育部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丝裂病;QTL定位;遗传图谱;SSR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9 年 35 卷 04 期

页码: 741-7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用感丝裂病的玉米自交系R08与抗丝裂病的自交系Es40组配F2群体共348个单株,构建了包含115个SSR标记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覆盖玉米基因组2178.6cM,平均图距为18.9cM。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F2:4家系丝裂病数据进行抗性QTL分析,共检测到12个QTL,分别位于第1、2、4、5和7染色体,贡献率为4.22%~37.95%。其中在第1、3染色体上检测到主效QTL,贡献率均大于30%,基因作用方式均为显性,其余10个QTL的作用方式多为加性或部分显性。

  • 相关文献

[1]玉米丝裂病发生的数量遗传分析. 魏昕,李丽华,王娟,樊庆琦,兰海. 2008

[2]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QTL定位与分析. 张书芬,傅廷栋,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马朝芝. 2006

[3]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抗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的QTL分析. 卢为国,盖钧镒,郑永战,李卫东. 2006

[4]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性状的QTL. 韩赞平,陈彦惠,刘海英,赵瑞芳,郭书磊. 2017

[5]玉米雄穗分枝数主效QTL定位及qTBN5近等基因系构建. 代资举,王新涛,杨青,王艳,张莹莹,席章营,李保全. 2018

[6]玉米花丝颜色基因qSC10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代资举,张莹莹,王新涛,杨青,王艳,李保全. 2021

[7]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玉米雄穗分枝数QTL定位. 张莹莹,张君,孙海潮,张盼,董文恒,李永江,史丽丽,卢道文,张凤启,庞文喜. 2024

[8]基于ILs玉米抗旱相关位点分析. 张自愿,李晶晶,景建洲,王利锋,曹言勇,王浩,李会勇. 2014

[9]基于SNP芯片玉米抗倒性状的QTL定位. 燕树锋,范艳萍,刘海芳. 2022

[10]基于玉米重组自交系籽粒脱水速率的相关性状分析. 王延召,魏良明,周波,宋迎辉. 2016

[11]利用表型和SSR标记分析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王利锋,李会勇,唐保军,程泽强,王振华,铁双贵. 2009

[12]20份特异玉米地方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利锋,李会勇,唐保军,程泽强,王振华,铁双贵. 2009

[13]新选优良玉米自交系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丽华,魏昕,潘光堂,唐保军,丁勇,赵发欣. 2009

[14]大白菜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与染色体关联分析. 原玉香,张晓伟,孙日飞,王晓武,张慧,蒋武生,姚秋菊,耿建峰. 2010

[15]利用DH群体构建不结球白菜遗传连锁图谱. 耿建峰,侯喜林,张晓伟,成妍,李英,原玉香,蒋武生,韩永平,姚秋菊. 2007

[16]分子标记技术在西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晓慧,王从彦,常高正. 2008

[17]利用水稻F_2群体对其抽穗期和株高的QTL定位. 侯磊磊,王付华,尹海庆,王生轩,陈献功,王越涛,孙建军,白涛. 2012

[18]谷子籽粒类黄酮含量和粒色的QTL定位. 秦娜,叶珍言,朱灿灿,付森杰,代书桃,宋迎辉,景雅,王春义,李君霞. 2024

[19]大豆籽粒维生素E含量的QTL分析. 张红梅,李海朝,自翔,顾和平,袁星星,陈华涛,崔晓艳,陈新,卢为国. 2015

[20]大白菜DH群体TuMV抗性的QTL定位与分析. 张晓伟,原玉香,王晓武,孙日飞,武剑,谢从华,蒋武生,姚秋菊.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