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白菜黑斑病病斑产孢量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海霞 1 ; 屈直 1 ; 李丹 2 ; 谢晴宜 1 ; 杨信东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2.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白菜黑斑病;芸薹链格孢;病斑产孢;生态学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植保导刊

ISSN: 1672-6820

年卷期: 2016 年 36 卷 06 期

页码: 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常规流行学方法研究了白菜黑斑病病斑的产孢量。结果显示,影响白菜黑斑病病斑产孢有许多因素:病斑日龄、保湿时间、光照、温度。病斑在6~9日龄时产孢能力较强。其中,8日龄病斑的产孢能力最强,而1~3日龄病斑产孢能力较弱;保湿时间对于产孢有较大影响。6~8 h时病斑几乎不产孢,14 h后病斑开始大量产孢;在直射光下病斑产孢最多,病斑在黑暗条件下比散射光条件下产孢能力强;白菜黑斑病菌在8~25℃的温度范围内均可产孢,25℃最适合产孢,达到28℃时孢子基本不再产生。

  • 相关文献

[1]芸薹链格孢菌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的初步定量研究. 马海霞,刘影,屈直,李丹,杨毅,杨信东. 2013

[2]白菜黑斑病病斑潜育显症及扩展的初步定量研究. 马海霞,屈直,刘影,李丹,高东梅,杨信东. 2013

[3]白菜黑斑病病菌孢子飞散及其传播定量研究初报. 马海霞,屈直,谢睛宜,刘影,高东梅,杨信东. 2013

[4]蓟马类害虫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韩云,唐良德,吴建辉. 2015

[5]鹧鸪茶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 杨虎彪,刘国道. 2017

[6]荔枝蝽田间种群消长动态的研究. 王玉洁,赵冬香,卢芙萍,彭正强,王爱萍.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