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二氯喹啉酸诱导稗草EcDnaJ基因表达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岗 1 ; 王强 2 ; 蔡磊明 2 ; 吴声敢 2 ; 赵学平 2 ; 吴长兴 2 ;

作者机构: 1.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

2.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关键词: 抗药性稗草;二氯喹啉酸诱导基因;DnaJ(Hsp40)克隆与表达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ISSN: 1007-7626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09 期

页码: 853-8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DnaJ作为分子伴侣在植物抗逆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在二氯喹啉酸逆境下,其在抗药性稗草中表达特点却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从抗二氯喹啉酸稗草中克隆了1个DnaJ基因,命名为EcDnaJ1(GenBank登录号:JX518598),其cDNA全长为2 154 bp,开放阅读框为1 350 bp,编码449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48.4 kD,等电点为9.5.该蛋白质氮端含有1个保守的J结构域,中部含有4个模式为CxxCxGxG的锌指结构.Real-time PCR分别测定EcDnaJ1在二氯喹啉酸抗性和敏感的稗草生物型苗期叶、根及成株期根、茎、叶和种子中的表达,在感、抗生物型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8~20.9和7.4~30.2,其中在抗性稗草苗期叶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为30.2,而在敏感稗草种子中最低为0.8,抗性稗草是敏感稗草的1.4~9.2倍.受二氯喹啉酸诱导后,其在感、抗稗草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5.8~72.5和84.9~261.9,在抗性稗草苗期叶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为261.9,而在敏感稗草的种子中相对表达量最低为35.8,抗性稗草是敏感稗草的2.4~3.6倍.诱导前后,无论是在苗期根和叶中还是成株期的根、茎、叶和种子中,EcDnaJ1表达量均是抗性稗草高于敏感稗草.抗、感稗草生物型的EcDnaJ1在mRNA水平差异表达暗示,它可能参与了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