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洪军 1 ; 彭畅 1 ; 窦森 2 ; 张秀芝 1 ; 李强 1 ; 李素琴 1 ; 朱平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土壤无机氮;氮素平衡;氮肥利用率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8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春玉米产量、剖面土壤无机氮积累、氮素平衡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线性加平台回归方程,求得2012~2019年最高玉米产量所需的适宜施氮量依次为202.7、193.7、182.2、171.2、163.6、156.1、150.7和150.5 kg/hm2.氮素表观损失量和土壤残留矿质氮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两者与施氮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每增加10 kg/hm2施氮量,土壤残留矿质氮量、氮素表观损失量分别增加9.09~10.34、5.89~7.34 kg/hm2.当施氮量超过150 kg/hm2时,各处理间玉米吸氮量差异不显著,土壤残留矿质氮、氮素表观损失量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随着施氮量增加,氮肥利用率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当施氮量为150 kg/hm2时,两年氮肥利用率分别达到最高(75.2%和92.3%).当施氮量为210~330 kg/hm2,剖面土壤无机氮残留量显著增加,造成土壤无机氮在土壤深层(60~100 cm)的大量累积.
- 相关文献
[1]氮肥对吉林春玉米产量、农学效率和氮养分平衡的影响. 侯云鹏,尹彩侠,孔丽丽,秦裕波,李前,于雷,王立春,谢佳贵. 2016
[2]滴灌施氮对春玉米产量、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侯云鹏,孔丽丽,尹彩侠,秦裕波,李前,于雷. 2017
[3]滴灌施氮对春玉米氮素吸收、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侯云鹏,孔丽丽,李前,尹彩侠,秦裕波,于雷,王立春,谢佳贵. 2018
[4]基于DNDC模型研究春玉米长期秸秆还田的氮肥减施潜力. 李骁,姜蓉,侯云鹏,何萍,邹国元,徐新朋,樊代佳,何新,何文天. 2023
[5]不同施肥方式对东北黑土春玉米连作体系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蔡红光,米国华,张秀芝,任军,冯国忠. 2012
[6]吉林黑土区基于玉米高产和环境友好的增效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杨建,张之鑫,武巍,宋志锋,钱雪燕,张磊,李海燕. 2024
[7]玉米条带深松高茬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李伟堂. 2006
[8]长期秸秆还田配合氮减量提高了玉米产量及开花后的光能利用效率. 吕艳杰,朱平,刘志铭,王永军,王立春. 2019
[9]东北地区玉米秸秆深翻还田耕种技术体系研究. 王立春,任军,蔡红光,刘慧涛,梁尧. 2017
[10]控释氮肥在土壤中的释放特征及其对春玉米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尹彩侠,李前,孔丽丽,侯云鹏,秦裕波. 2016
[11]施氮对春玉米产量、氮素积累及利用的影响. 于雷,侯云鹏,张磊. 2015
[12]一种新型的玉米秸秆还田机. 岳玉兰,赵洪祥,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7
[13]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发展概况. 韩成伟,张岩,李时群. 2005
[14]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万良,刘武仁. 2007
[15]东北地区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耕种技术研究. 蔡红光,梁尧,刘慧涛,刘剑钊,秦裕波,刘方明,袁静超,张洪喜,任军,王立春. 2019
[16]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地力提升技术模式实证及效益分析. 刘剑钊,袁静超,梁尧,贺宇,张水梅,史海鹏,蔡红光,任军. 2021
[17]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栾天浩,刘云强,高阳,孙孟琪,王楠,梁烜赫,赵鑫,刘浩然,陈宝玉,王洪君. 2020
[18]吉林省中部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出苗及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瑞平,罗洋,郑洪兵,王浩,刘武仁,郑金玉. 2020
[19]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苗后除草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 沙洪林,迟畅,何智勇. 2015
[20]吉林省玉米秸秆还田有关问题探讨. 沙洪玲,迟畅,沙洪林.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东北薄层黑土区协调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的氮肥一次性投入阈值
作者:孔丽丽;尹彩侠;张磊;刘志全;侯云鹏;高洪军;徐新朋
关键词:黑土区;玉米产量;环境效应;控释氮肥;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平衡
-
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黑土N2O排放的影响
作者:王昊;胡荣桂;林杉;高洪军;徐明岗;张文菊;邬磊
关键词:长期施肥;碳氮组分;N2O;土壤团聚体;偏最小二乘法路径分析模型(PLS-PM)
-
长期化肥有机替代对黑土氮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高纪超;李强;朱平;彭畅;张秀芝;高洪军;焦云飞;张宇航;武俊男;徐灵颍
关键词:黑土;化肥;有机肥;长期定位;酶活性
-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作者:李双翼;侯淑艳;窦森;高洪军;董炜华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胡敏酸结构;腐殖质组分
-
松嫩平原不同耕地土壤剖面的有机质及腐殖物质分布特征对比研究
作者:高纪超;朱平;李强;彭畅;张秀芝;焦云飞;高洪军;武俊男;杨洋
关键词:土壤剖面;土壤腐殖物质;土壤有机质;分布
-
黑土团聚体有机磷及其组分对长期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
作者:张秀芝;牛铭晨;高纪超;彭畅;李强;焦云飞;朱平;高洪军
关键词:玉米;长期定位施肥;黑土;团聚体;有机磷
-
松嫩平原不同类型土壤剖面形态描述及其性状分析
作者:高纪超;李强;高洪军;张秀芝;彭畅;焦云飞;朱平;武俊男;徐灵颍;岳娜
关键词:土壤剖面;养分;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