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西和 1 ; 蒋劢博 1 ; 王志豪 1 ; 刘骅 1 ;
作者机构: 1.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绿洲养分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灰漠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站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土壤有机碳;演变特征;有机碳储量;固碳速率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16 年 53 卷 12 期
页码: 2299-23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管理措施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规律,探明灰漠土有机碳含量提升及定向培育指标。【方法】依托始于1990年的国家灰漠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监测试验,分析耕层与剖面土壤有机碳(SOC)的动态演变特征,拟合有机碳SOC(g/kg)与试验持续时间t(a)的线型回归方程,确定土壤有机碳变化的特征值。【结果】耕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施肥年限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配施有机肥(1.5NPKM、NPKM)和PK处理达极显著相关;施用有机肥(1.5NPKM、NPKM)土壤有机碳的增加速率分别是秸秆还田(NPKS)的28.8和15.2倍。除NP处理表现为增碳外,其他施用化肥处理均表现为减碳。NK、NPK、N、PK处理土壤有机碳下降速率依次为0.024、0.027、0.031和0.059 g/(kg·a)。灰漠土有机碳投入的平均转化效率为23.6%(线性方程:Ssoc=0.236C-0.306(R2=0.894,P<0.001)),维持新疆灰漠土有机碳的碳投入量为1.3 t/(hm~2·a)。【结论】与不施肥或长期施用化肥相比,在干旱区灰漠土采用有机无机配施固碳效应显著,其碳投入与土壤有机碳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01),增加土壤碳投入(有机肥或秸秆)仍然是提升或维持土壤肥力的主要措施。
- 相关文献
[1]长期不同施肥下新疆灰漠土有机碳储量演变分析. 许咏梅,刘骅,王西和. 2016
[2]不同类型外源碳添加对灰漠土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陈新邦,唐光木,张云舒,徐万里. 2023
[3]长期施肥下灰漠土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演变特征. 刘骅,佟小刚,许咏梅,马兴旺,王西和,张文菊,徐明岗. 2010
[4]2011─2020年新疆早中熟棉花品种区试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演变特征. 冯胜利,朱家辉,唐震超,王应成,马晓江,田汉中,陈魏涛,王燕培,韩俊伟. 2023
[5]长期施肥下灰漠土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的含量及其演变特征. 刘骅,佟小刚,马兴旺,王西和,张文菊,许咏梅,徐明岗. 2010
[6]灰漠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Ⅱ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王讲利,刘骅,王炜,孙建光,李玉芳,桂贞,凌慧娟. 1999
[7]灰漠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Ⅰ施肥对作物产量、肥料效益及水效益影响. 王讲利,凌慧娟,王炜,孙建光,桂贞,刘骅,李玉芳. 1999
[8]长期定位施肥对灰漠土钾素形态的影响. 刘骅,王西和,郑惠琴,张云舒. 2008
[9]灰漠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曲环,赵秉强,陈雨海,刘骅,李秀英,张夫道. 2004
[10]长期施肥下新疆灰漠土有机碳及作物产量演变. 许咏梅,刘骅,王西和. 2016
[11]DNDC模型预测新疆灰漠土农田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韩东亮,贾宏涛,朱新萍,许咏梅,韩雅娇.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磷肥有机替代、秸秆还田对土壤化学性质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作者:黄伟;王西和;贾宏涛;杨金钰;屈小慧;刘盈锐;刘晓菊
关键词:棉花;有机替代;化学磷肥;土壤化学性质;产量;N/P
-
不同磷水平对土壤化学性质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作者:黄伟;王西和;贾宏涛;杨金钰;屈小慧;刘盈锐;刘晓菊
关键词:棉花;磷梯度;土壤化学性质;碳氮磷比;产量
-
磷肥有机替代、秸秆还田对棉花养分吸收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黄伟;王西和;贾宏涛;杨金钰;屈小慧;刘盈锐;刘晓菊
关键词:棉花;磷素;有机替代;养分吸收;磷肥利用率;氮磷比
-
鄯善县棉花以碳促磷高产优化施肥试验
作者:吾斯曼·依马尔尼牙孜;沈其云;屈小慧;王西和
关键词:鄯善县;以碳促磷;优化施肥;黄腐酸钾水溶肥
-
长期施肥下干旱区灰漠土磷的平衡与活化特征
作者:王西和;刘骅;冯固;杨金钰;王彦平;黄建
关键词:长期施肥;灰漠土;有效磷;全磷;磷活化系数;磷盈亏
-
NaCl胁迫对3种饲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杨金钰;乔小燕;王西和;孙九胜
关键词:饲草;盐胁迫;种子萌发
-
不同穴播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作者:杨金钰;孙九胜;乔小燕;王西和;槐国龙;崔磊
关键词:玉米;穴播;种植密度;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