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丹江口库区麦套稻适宜施肥量及养分利用率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承力 1 ; 杨特武 1 ; 徐君驰 1 ; 巴瑞先 2 ; 刘章勇 3 ; 熊桂云 2 ; 陈防 4 ; 刘冬碧 2 ;

作者机构: 1.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3.长江大学农学院

4.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关键词: 麦套稻;免耕套种;简化栽培;施肥效应;肥料利用率

期刊名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421

年卷期: 2011 年 30 卷 05 期

页码: 14-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丹江口库区麦套稻新型耕作方式的适宜施肥量,采用"3414"肥效试验方案研究了氮、磷、钾施肥对水稻产量、生产效益和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麦套稻系统水稻产量的形成主要决定于单位面积穗数和穗总粒数;氮磷钾合理施肥可显著提高产量,在N、P2O5和K2O施用量分别为168.0、75.0、90.0kg/hm2时产量最高;在氮、磷、钾三因素中,增产、增收效应的大小顺序为氮>钾>磷;施氮增产量最高达3 316kg/hm2,增产率为92.8%,养分表观利用率最高为52.9%;施磷增产量最高达546kg/hm2,增产率为8.6%,养分表观利用率最高为13.0%;施钾增产量最高达699kg/hm2,增产率为11.3%,养分表观利用率最高为69.8%。据模拟分析,麦套稻系统水稻N、P2O5和K2O的适宜施用量分别为188.0、30.0和85.0kg/hm2,其理论产量可达6 997kg/hm2。

  • 相关文献

[1]我国棉花栽培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祝贺《中国棉花栽培学》(第3版)的出版发行. 毛树春,毛树春,李亚兵,董合忠,别墅,林永增,董合林. 2013

[2]水稻扬两优6号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研究. 彭成林,袁家富,黎银忠,曾祥明,赵书军,佀国涵,徐大兵. 2015

[3]江汉平原油菜施肥效应研究初报. 庄光泉,周林,杨利,郭红艳,袁迎春,艾廷章,陈于权,童军. 2014

[4]粳稻品种武育粳33营养特性与肥料效应研究. 张爱丽,曾祥志,万龙,杨利,刘勇,汪光友. 2018

[5]准两优608在湖北作再生稻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 彭成林,陈天春,袁家富,曾祥明,赵书军,徐大兵. 2016

[6]粳稻品种南粳45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 彭成林,段建设,朱红英,袁家富,张勇,赵书军,徐祥玉. 2015

[7]粳稻品种WDR129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 彭成林,段建设,袁家富,张勇,朱红英,赵书军,徐祥玉. 2015

[8]新两优223在湖北省作再生稻栽培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 彭成林,田贵芳,袁家富,汪航,赵书军,徐大兵. 2016

[9]水稻品种宁粳3号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 彭成林,段建设,朱红英,袁家富,张勇,赵书军,徐大兵. 2016

[10]基于鄂北区域的两种水稻缓控释肥用量研究. 何帅,汪本福,陈斌,陈超,赵永平,李小坤. 2022

[11]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乔月,胡诚,万建华,徐化林,刘茂军,郭卫红,戴黎,张春华,邓超然. 2024

[12]包膜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 熊又升,陈明亮,喻永熹,邓波尔. 2000

[13]氮肥优化对凤头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徐大兵,周剑雄,胡洪涛,朱凤娟,袁家富,赵书军. 2023

[14]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戴黎,胡诚,万建华,徐化林,刘茂军,郭卫红,乔月. 2024

[15]安徽省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集成模式效果评估. 王家宝,王文军,张祥明,袁嫚嫚,邬刚,孙义祥,马朝红. 2021

[16]应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棉麦(豆)两熟制下肥料的有效利用. 郭智芬,张宜春. 1999

[17]肥料利用率研究的回顾和再探讨. 王宪法.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